麗雅/漫畫
本報訊(記者黃淑平)10月3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就規范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有關工作發出通知,并于11月起開始實施。通知提出,根據兒童的臨床癥狀,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微量元素檢測;但非診療需要,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且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
該《通知》目前仍沒下發到福州各個醫院,關于如何規范醫院中微量元素檢測,違規后如何處理仍沒有明確的說法。
近日記者走訪福州部分醫院調查發現,醫院為兒童做微量元素檢測依舊“熱情高漲”。有家長自愿要求做,也有醫院為診療需要建議患兒做。不過,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準確率有多高?檢查結果低于標準是否就說明身體有問題?要做微量元素檢測需要有身體上的哪些癥狀為依據?多數家長不知曉。
記者調查
家長
不少家長自愿要求孩子接受檢測 認為微量元素是健康的“方向標”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福州市民,大部分家長熱衷于用微量元素檢測結果來衡量孩子的健康,自愿要求孩子接受微量元素檢測。其中8位市民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從嬰兒期開始,就有做微量元素檢測,到了兩三歲甚至更大時,發現孩子頭發不夠黑或者胃口不好,也帶孩子去醫院做微量元素檢測,并根據這個檢查結果來判斷孩子是否足夠健康。
在福州一黨政機關工作的市民楊女士,女兒今年3歲。楊女士說,女兒在8個月的時候,就有到醫院做過微量元素檢測,她和家人都覺得微量元素挺靠譜的。前兩個月她還特意帶女兒到醫院進行全面的體檢,因為覺得女兒胃口不好,也順便做了微量元素檢測,看看女兒是否有缺微量元素。
而本報親子群網名為“岑岑媽”的網友,兒子今年10歲了,“岑岑媽”告訴記者,兒子快一周歲的時候,家里大人發現他頭發沒那么黑,就帶他到醫院做了微量元素檢測。兒子大一些的時候家里人覺得他胃口不太好,也帶他到醫院做了微量元素檢測。
不過,也有家長對微量元素極為排斥。在福州一媒體工作的夏女士和許女士,都認為微量元素檢測不準確,沒有多大作用。
夏女士說,兒子8個月時到社區診所做常規體檢,其中一項是要抽血查鐵元素,夏女士和丈夫當場就拒絕了,她認為單一的檢查結果又代表不了什么。而許女士也極力反對做微量元素檢查,她說,女兒至今3歲,一些與看病無關的檢查,都沒太大必要,也從來沒讓女兒做過。
醫院
榕部分醫院微量元素檢測很熱門 醫生稱其不能全面反映營養狀況
記者了解到,福州各醫院均有開展微量元素檢測項目,部分醫院微量元素檢測項目還很熱門,每天都有上百名兒童“被做”微量元素檢測。不過對于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兒科醫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記者了解到,作為我省兒童??漆t院的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和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每天都有上百名兒童前來做微量元素檢測。
兒童醫院兒??浦魅吸S林娟介紹,醫院平均每天有100-150個兒童做健康體檢,其中有2/3的兒童做了微量元素檢測。其中有一部分是家長認為孩子身體不健康,自愿要求醫生做檢查;而另一部分是醫生根據患兒身體上某些異常的癥狀,建議患兒檢查是否有某種微量元素缺乏,為疾病診斷提供幫助。
黃林娟說,國家衛生部門此前有相關的要求,出于對6歲以下的兒童營養問題比較多的考慮,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常規的篩查項目中經常包括鉛與微量元素的檢查。且在臨床中也發現,6歲以下的兒童容易出現營養問題,而一部分問題與微量元素缺乏有關。
而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林甦告訴記者,兒科門診每天都有10多個家長來醫院,自愿要求為孩子查微量元素,他們多數認為孩子吃得不好、營養差、生長比較慢與微量元素缺乏有很大關系。林甦說,一些兒童的營養疾病確實與微量元素缺乏有一定關系,不過微量元素只是營養素里少量的一部分元素,不能全面反映營養缺乏的程度,此外還包含維生素、宏量營養素等。
專家解讀
1.微量元素不是孩子健康的“黃金標準”
“微量元素并不是孩子健康的‘黃金標準’?!秉S林娟表示,微量元素檢測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兒童身上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讓家長可以適時了解其潛在的健康隱患,及時關注并在孩子有問題時能理性地就醫,但不能用來衡量孩子的健康狀況。
“不能盲目相信微量元素檢測。”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福建省營養學會理事長吳小南也表示,微量元素是人體中所需營養素中的一大類,缺乏多確實會影響兒童身體健康,但是僅憑微量元素檢測結果不能絕對說明孩子身體健康有問題。
吳小南說,要評估孩子的營養和健康狀況,必須綜合他的體征、三餐飲食、行為、臨床癥狀等各方面,而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只是作為身體某些臨床癥狀相對準確的佐證。此外,檢測結果是否有科學性,還要看數值的偏差幅度。結果與參考值相差不大,如相差一兩個單位,檢測意義不大;如果結果與參考值相差明顯,如相差5個單位以上,就要引起重視。
2.準確率會受檢測時間、儀器設備等影響
黃林娟介紹,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最常見的是采用神經末梢抽血(指尖抽血)進行檢驗,設備、操作方法、人員都比較容易做到,且檢查結果是一條動態曲線,有一個數值區間,只要在數值區間內的,都是準確的,因此從理論上說檢驗結果準確率可達到100%,但是由于抽血以及檢驗過程中,可能受到抽血時間不同、儀器開機等待時間長短、從抽血到開始檢驗血液的變化、指尖擠血時力度大小不同血液濃度不同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檢查結果會不同,甚至有比較大的偏差。例如曾經有一個患兒,早上和下午抽血測出來的鈣元素相差20個單位。
黃林娟和吳小南均提醒,鑒于各種檢查,不同一條件下,結果會不同,因此家長要理性對待。而如果有必要做檢測,要避免非正規醫療單位以及非醫師資格人員的操作,以免陷入誤區。
3.臨床有明顯異常癥狀建議配合檢測
黃林娟說,目前醫療機構中可檢測的微量元素包括鈣、鐵、鋅、鎂、銅、鉻等六種及鉛,但由于在臨床中缺鎂元素、銅元素、鉻元素的患兒很少見,醫院一般檢測的微量元素為鈣、鐵、鋅三種及鉛。而臨床上為了診治需要,如果兒童身體上有一些明顯的異常癥狀,醫生就建議患兒做微量元素檢測作為參考,才能結合這些癥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4.3次以上同一條件下的檢測結果才相對準確
吳小南介紹,一次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只能反映身體某一個時間點微量元素的值,即便結果低于標準參考值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檢測結果要相對精準,至少要有3次以上的同一條件下的檢測結果來說明,如果三次都屬于低于參考值,大體可以說明某種元素確實缺乏,就需要進行干預。
小貼士
常見微量元素缺乏的癥狀和指標
缺鈣:睡眠中常流汗、身體一直翻動、易醒易煩躁、多抽筋。指標,血清中鈣含量低于2.18-2.63mmol/L(9-11mg/cm)。
缺鐵:皮膚蒼白,貧血;檢查指標,血清鐵低于10.74umol/L,血紅蛋白量又低于110g/L,可以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缺鋅:胃口不好,毛發枯黃,視力不佳,白天沒精神,部分兒童有異食癥。檢查指標,以血清鋅含量11.5umol/L或750ug/L為最低限。
鉛超標:胃口不好、容易煩躁、有攻擊行為、睡眠不好等;具體指標為,連續兩次靜脈血中,鉛水平為100-199ug/dl為高血鉛癥;200-249ug/dl為輕度鉛中毒;250-449ug/dl為中度鉛中毒;大于450ug/dl為重度鉛中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學校要簽協議學生放學打架不負責 家長質疑“冷血”
- 2013-10-29小學用1種奶瓶作道具 數千家長搶購致全城脫銷
- 2013-10-29未交10元開通短信增值包 家長看不了網上家校信息
- 2013-10-29福州不少教師QQ發作業和習題 引起家長爭議
- 2013-10-28校長自辦慶祝活動 家長組團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