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 一天之內,先后有兩名孩童走失報警,結果是一喜一悲,4歲男童在高速車流中驚險歸來,9歲女孩則不幸溺亡在放生池。昨天,這兩則報道牽動著許多廈門人的心,也引起我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記者隨機采訪了80位市民,其中9位市民就有走丟過小孩的經歷,而平時卻沒有人事先想過一些應對小孩走失的演練和措施。
樣本
■有沒有孩子走失經歷?
80人中,9人的孩子有走失經歷。
■當時孩子是幾歲?
2歲到8歲之間。
■在哪里走失,因何走失?
除了一名是從幼兒園、一名是從家中外出走丟外,其余都以街頭、菜市場居多,原因基本上是父母或者責任人疏忽看管。
■多久尋回?
大多數只隔了一兩個多小時,最長一個是幼兒園走丟的6個小時。
■有無針對性教育,怎么教育?
79人表示有對孩子進行過教育,其中市民黃先生的教育最詳細,他家住蓮前西路的某小區內,女兒3歲起就開始進行教育,首先要記得家里的電話,再要記得父母的名字,最后要記得撥打110;不跟著陌生人走,和小伙伴玩耍時不出小區,不讓陌生人觸碰衣服遮住的部位;在外跟父母逛街時,要在父母的視線范圍內。
■有無走失演練?
受訪的這80位市民中,都沒有進行過相關演練。
個案
公園與朋友聊天,兩個小朋友跑丟了
蘇女士來自河南,她告訴記者,女兒已經15歲了,在廈門出生,很少跟她回河南老家。孩子6歲那年,她帶孩子回老家,在家附近玩的時候曾經走失過。當時她帶著女兒和外甥女在家附近的一個小公園玩。在公園,她遇到了一個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就坐下來跟同學聊天,讓女兒帶著4歲大的外甥女一起在附近玩。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她突然發現兩個孩子不見了。之后,她發了瘋似的到處尋找,同學也幫她一起在公園內外四處尋找。最后,在公園門口的門衛那里,兩個小女孩被找到了。
蘇女士說,女兒和外甥女也說不清楚是怎么走丟的,總之最后被好心人送到了公園門口門衛。
蘇女士說,她幾乎沒對孩子做過有關針對性的教育,也沒演練過。因為那件事,把她和孩子都嚇得不輕,之后也不敢提起這事。
從幼兒園里溜出來,2歲男童逛馬路
市民林女士的小孩小豪(化名)在兩歲多的時候曾經走丟過一次。小豪的這次經歷很奇特,他是在幼兒園上課期間,由于幼兒園管理松懈,大門沒有關緊,門衛“打盹”,他就無人攔阻地一個人走出了幼兒園。到了周圍馬路上,小豪越走越遠,最后一直從寨上走到了翔鷺花城。“當時那條路上,大車很多,想起來都后怕。”林女士回憶說。
林女士家住寨上,人流量大,而且周邊環境比較復雜。她說自己多少有點憂患意識,平時會有意識地教小孩背電話號碼,以防走失的時候可以讓好心人幫助聯系到自己。除此之外,她沒有想到要做一些其他針對性的教育和演練了。
分析
有的跟父母逛街走失
有的自己玩耍跑迷路
來自警方的數據顯示,在人員走失的報警中,小孩的走失報警數遠比老人要高。
幾位派出所的民警向記者透露,在走失的小孩中,最小的是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最大的是上小學的,因為和家長慪氣而走失的也不在少數。梧村派出所就曾經接到一個報警,上小學三年級的10歲男孩被人發現走失,民警詢問他原因,小男孩只說和父母生氣,不再提供任何家庭和個人信息,民警只好把他留在所里,等小男孩的父母報警后領回。
不過孩子們走失的原因,在思明、湖里兩區卻有著明顯的差別。思明區的民警說,大多數是跟父母逛街時,父母沒照看好走丟的。湖里區則多了另外兩個原因:孩子自己玩耍時走丟,或者是孩子去找在上班的父母時路上走丟。這些走失的孩子,大多數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
孩子走丟后,父母都會著急尋找,實在找不到后才想到報警,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早就被安置在派出所。民警說,一般到了晚飯后才會接到父母的報警,經過110的比對后,很快就能找到孩子。
記者 王東城 謝雨真 吳笛 朱俊博
現象
父母忙著做生意小孩附近胡亂跑
小女孩一個人到處玩。
文/圖 記者 邵辰芳
昨晚,記者在集美杏林碑頭一帶,沿杏林西路到新興南路、再到新源路走了一圈,發現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都在夜市里隨處跑。在新興南路和杏林西路的交匯處,4個四五歲大的孩子在路旁的沙坑挖沙玩,旁邊沒有大人照看。玩著玩著,小孩子們忽然吵了起來,在路邊擺攤的一位家長過去把小孩子勸開,讓他們各自去找父母。
在新源路上,一名三四歲大的小女孩自己一人在人行道上唱著歌蹦蹦跳跳。隨后,小女孩拐進一條巷子,繼續一個人玩弄巷口的廣告牌。記者上前詢問小女孩怎么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小女孩指指巷內說:“我家住這邊!”記者再問爸爸媽媽在哪里,小女孩似乎有所警覺,不再搭理,跑進巷內的住宅樓,關上了門。
由于周邊工廠多,碑頭一帶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晚上時,街頭往往有長達百米的夜市。許多做生意的父母也會把小孩子帶在身邊,一邊賣東西一邊照看。雖說一般都是讓小孩子在攤位旁邊玩耍,但有時候忙著生意,小孩子一不留神就會跑遠。就算沒有跑遠,路上的車輛也是來來往往,加上這一帶人流量很大,人員成分復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出事。幾位做生意的大人都表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小孩在家也是沒人照顧,只能一起帶出來。跑遠了,就大聲喊回來。過分了,就屁股上拍兩巴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06福州不少家長自愿帶孩子檢查微量元素 醫生:切勿盲信
- 2013-10-31學校要簽協議學生放學打架不負責 家長質疑“冷血”
- 2013-10-29小學用1種奶瓶作道具 數千家長搶購致全城脫銷
- 2013-10-29未交10元開通短信增值包 家長看不了網上家校信息
- 2013-10-29福州不少教師QQ發作業和習題 引起家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