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中職校的三點啟示
記者段金柱
長期以來,受“念職校不能出人頭地”觀念影響,加之近年來高等、高職院校招生門檻降低、招生比例擴大的影響,旨在培養實用型人才的中職校辦學遇到了極大的挑戰。有些學校,一年甚至招不到1 00人,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它們或將面臨更大的困頓。
在此情形下,永泰城建職校卻呈現出“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送得出”良好發展態勢,殊為難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啟示意義?
首先,設置適銷對路的專業,培養真正的實用人才。觀察永泰城建職校的專業設置,無論是建筑工程施工、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等傳統優勢專業,還是旅游、園林、會計等新設專業,幾乎都是緊貼市場需求的,切合永泰、福州乃至全省全國實際需要的。
由是觀之,中職校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不是研究型、更側重理論的人才,而是實用型、更側重實際操作的人才。不必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中職校需要根據市場行情,調整和理清定位,梳理分析專業設置,該“砍”的“砍”,該調整的調整,辦出特色、形成優勢。
其次,要讓學生學到真本領,讓其成才。很多家長不愿自己的孩子讀中職校,除了“唯學歷”觀念影響之外,最大的擔憂就是怕他們在學校學不到知識、技能,畢業了找不到“飯碗”;其次是怕學校疏于管理,孩子不僅成不了才,還變得不學無術、調皮搗蛋。
針對此,永泰城建職校持之以恒推行“兩證制”,不僅讓學生學到真本領,而且“貨真價實”、含金量高。同時,堅持從嚴治校、精細管理,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兩條路”并行,才能培養合格的人才。從反向可以印證:如果他們常年培養不了“又紅又專”的實用人才,那么,我想,即便宣傳口號喊得再響,也沒有魅力和吸引力,今年也許能招到人,下一年就難保能招到多少人了。
再次,在大學生畢業人數連創新高(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699萬,2014年將達727萬人),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形下,中職校更要懂得“吆喝”,盡最大可能“推銷”掉自己的畢業生。當全社會一定時期的就業崗位總量有限時,高校畢業生或將放低“天之驕子”的姿態,擠占原本屬于中職學生的就業崗位,造成后者就業更加困難。
放諸永泰城建職校,他們常年做好校友聯絡、走訪慰問等工作,進行情感“推銷”,值得稱道。這將有利于中職校畢業生規避或減輕在與高校畢業生同臺競爭時的天然“弱氣場”,更順利地找到工作。據記者了解,永泰城建職校畢業生當中,特別是創業有成者,一般都會念及母校培養之情,多招收母校畢業生。
當然,一所中職校要辦得火熱,還要有優惠政策、資金支撐、當地政府扶持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不過,從學校本身來說,做到上述三個方面是最關鍵的。如此,一些中職校也許能走 出生源不足、社會認可度不高、辦學 困頓的尷尬,走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途。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良知記者來自職業素養
- 2013-11-25道德·職業操守·記者文明
- 2013-11-25捍衛新聞媒體的職業倫理
- 2013-11-25掉入錢眼里的無冕之王必然沒有職業操守
- 2013-11-11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卓越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