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城建職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圖為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學生在進行測繪操作。
東南網12月1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通訊員 盧余清 董揚潔文/圖)
核心提示:近年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普遍面臨極大挑戰,一些中專學校招生遇到困難。然而,在山區永泰縣,卻有這樣一所“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送得出”的中專校。一個山區小縣的職校為何能如此火爆?對永泰這樣的全省扶貧開發重點縣,這所職校又具有什么意義?近日,記者走進這所學校,作了一番探訪。
“這個秋季學期我們一共招了1520人,大大超出預期。”永泰城鄉建設職業中專學校(以下簡稱永泰城建職校)校長陳碧光一臉自豪地對記者說。自豪來自底氣:福州市乃至全省一些中職校招生困難,有些學校甚至招不到100人。
能招得進人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能就得了業”,學校因此有實力和魅力。近年來,永泰城建職校每年有1000多名畢業生,基本上都是百分百就業。其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施工、道路橋梁施工等專業畢業生還沒畢業就被“預訂一空”。
每年四五月份,永泰城建職校都在校園內召開現場招聘會,每年提供近千個就業崗位和需求。(資料圖片)
“兩證制”:學到真本領
初中畢業了,你是讀職校,還是讀高中,然后考大學?在“唯學歷”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相信很多學生包括他們的家長都會選擇后者。這無可厚非,但讀職校就沒有出路嗎?
校長陳碧光有自己的理解:“社會既需要受過大學教育的高端人才,也需要更懂得操作和應用的實用人才。永泰是‘建筑之鄉’,以一個建筑隊來說,既需要會規劃、懂設計的高級人才,也需要懂測繪、會施工的實用技術人才。后者,正是我們培養人才的目標。”
讀職校有沒有出路,最關鍵的是能不能學到真本領。這首先需要專業適銷對路。根據永泰縣大量人員從事建筑行業的實際,職校開設了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設備安裝、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等接軌市場的專業。近年來,根據永泰縣旅游業等服務業迅猛發展的實際,他們又開設了旅游服務與管理、園林技藝、會計等專業。
同時,要保證能學到高含金量的真本領。“我們學校的學生,要順利畢業,必須拿到兩本證書,一本是學歷證,一本是相應專業的技能證書,否則畢不了業。”副校長黃仁光介紹,考技能證的時候,由福州市勞動部門派人下來現場監督,探頭監控,全程記錄,“這個是造不了假的,像建筑實際操作項目,你不會做就是不及格,只能再學習補考”。
永泰縣教育局副局長張國安介紹,長期以來,職校一直堅持嚴格的“兩證才能畢業”制度,不搞走過場——讓學生隨便糊弄個證書就畢業,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到真本領,從而更能順利就業,在社會站穩腳跟。2009屆畢業生林志生在找工作時,就因為手持學歷和建筑施工“兩證”而成為“香餑餑”,畢業后先后在中鐵四局分公司、福建景翔建設有限公司、湖南北山建設有限公司工程部擔任測量員、施工員等,目前月工資已達8000元,成為家里的“頂梁柱”。
“送得出”,才能順利“招得進”。近年來,為鞏固和擴充生源,每年暑假,陳碧光都帶領教職工進村入戶,宣講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引導考生家長做出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正確選擇。“我們將職教優惠政策、學校實實在在的辦學和就業情況告知大家,很多家長都覺得走職教這條務實的路不錯,能讓孩子學到謀生的本領。”他說。
精細管理:學藝修德兼得
培養一名合格的畢業生,不僅要練其技藝,更要修其品德。孩子到職校讀書,很多家長擔心會不會疏于管理、孩子成不了才?永泰職校的應對是強化精細化管理,讓學生既能學到真本領,又能學會做人。
陳碧光介紹,精細化管理就是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實現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簡單講就是該嚴格就要嚴格,說到做到;該人性化就要人性化,柔性貼心”。記者在學校看到的一些小細節,可以管窺一斑。
學校教學樓的布告欄上,分列四項內容:校務日志、表揚、批評、通報。校務日志記錄了當天學校教學和管理的大事;表揚是:3名同學拾到錢包上交;批評是:6名同學遲到、5名同學未佩戴胸卡;通報是:3名同學因在教室或寢室抽煙,需要通知家長領回去幫教。
“這個布告欄,每個工作日都更新。每天保證兩位行政領導和8位老師在校值班,其中一位行政領導和兩位老師24小時住校值日,巡查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通報。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第一次由家長領回去幫教,第二次再犯則跟班試讀,若第三次再犯則休學,先讓他去實習,表現好了再回來。這么做,就是要嚴格育人。”陳碧光解釋道。
不僅要嚴肅,還應有柔情。記者觀察到,行政樓每個科室、教學樓每個班級門口都有一張“全家福”,有全體人員的合影,也有科室負責人或班主任聯系電話。“我們的口號是同窗共讀一家親,在這個‘家’里,我就是家長,我把手機號公布在墻上,學生有事24小時都可以找到我。”1201班班主任林玉琳說。
在此熏陶下,學生讀書和塑人兼備。記者跟隨陳碧光在學校參觀時,每一個路過的學生都會問聲:“校長好!”“文明禮儀已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了,你看,這些花草都很整潔,不會被破壞,而且花圃里也沒有亂丟的雜物。”陳碧光自覺滿意地說。
情感“推銷”:助學子順利就業
學生培養好了,但終究要“推銷”出去,讓其到社會上扎根立足。在整個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形下,為了學生順利就業,永泰城建職校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首先,學校常年與專業對口的建筑、旅游等行業企業保持密切聯系,每年四五月,邀請他們到校召開現場招聘會,學生免費參加。“這幾年,基本上每年都有100多家企業參加,而且都是真崗位、真需求。”副校長鄒爵峰說。
其次,學校長期做好校友企業聯絡工作,除了不定期派人到畢業校友創辦的企業集中地區走訪座談、聯絡感情之外,還建立校友QQ群,由專人管理,他們一有招人需求,馬上向學生發布。
1988屆畢業生、現為廣西一家房地產公司老總的鄢仁云說:“職校畢業生只要條件符合,我的企業都接收。因為我是職校培養的,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這是我回報母校的一點行動。”1995屆畢業生章忠洲努力打拼,創辦了福建省干鹿園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近年來共招收了200多名職校畢業生;2000屆工民建專業畢業生胡敬銓奮斗有成,創辦了福建永富建設公司,近年來共招收了100多名職校畢業生。
再次,就是走聯合辦學,訂單式培養的路子。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善,生態良好的永泰縣旅游日漸火熱,職校也抓住機遇與云頂景區等聯合培養旅游專業人才,而且采用邊學習邊實踐的靈活方式。“周末兩天,在學校與家長、學生簽訂協議,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學生可以到云頂等景區進行講解實習,活學活用,有利于提高技能。”鄒爵峰說。
多方合力下,近年來,永泰城建職校“招得到人、學得到本領、就得了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別小看一個職校的畢業生,對于一個貧困家庭來說,或許就是一個命運轉機。“職校培養一名合格畢業生,找到一份收入還不錯的工作,這樣就能帶動一個家庭脫貧致富。所以,我們要持續加大對職校的扶持力度,使它成為永泰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渠道。”永泰縣委書記林強說。
辦好中職校的三點啟示
記者段金柱
長期以來,受“念職校不能出人頭地”觀念影響,加之近年來高等、高職院校招生門檻降低、招生比例擴大的影響,旨在培養實用型人才的中職校辦學遇到了極大的挑戰。有些學校,一年甚至招不到1 00人,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它們或將面臨更大的困頓。
在此情形下,永泰城建職校卻呈現出“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送得出”良好發展態勢,殊為難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啟示意義?
首先,設置適銷對路的專業,培養真正的實用人才。觀察永泰城建職校的專業設置,無論是建筑工程施工、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等傳統優勢專業,還是旅游、園林、會計等新設專業,幾乎都是緊貼市場需求的,切合永泰、福州乃至全省全國實際需要的。
由是觀之,中職校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不是研究型、更側重理論的人才,而是實用型、更側重實際操作的人才。不必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中職校需要根據市場行情,調整和理清定位,梳理分析專業設置,該“砍”的“砍”,該調整的調整,辦出特色、形成優勢。
其次,要讓學生學到真本領,讓其成才。很多家長不愿自己的孩子讀中職校,除了“唯學歷”觀念影響之外,最大的擔憂就是怕他們在學校學不到知識、技能,畢業了找不到“飯碗”;其次是怕學校疏于管理,孩子不僅成不了才,還變得不學無術、調皮搗蛋。
針對此,永泰城建職校持之以恒推行“兩證制”,不僅讓學生學到真本領,而且“貨真價實”、含金量高。同時,堅持從嚴治校、精細管理,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兩條路”并行,才能培養合格的人才。從反向可以印證:如果他們常年培養不了“又紅又專”的實用人才,那么,我想,即便宣傳口號喊得再響,也沒有魅力和吸引力,今年也許能招到人,下一年就難保能招到多少人了。
再次,在大學生畢業人數連創新高(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699萬,2014年將達727萬人),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形下,中職校更要懂得“吆喝”,盡最大可能“推銷”掉自己的畢業生。當全社會一定時期的就業崗位總量有限時,高校畢業生或將放低“天之驕子”的姿態,擠占原本屬于中職學生的就業崗位,造成后者就業更加困難。
放諸永泰城建職校,他們常年做好校友聯絡、走訪慰問等工作,進行情感“推銷”,值得稱道。這將有利于中職校畢業生規避或減輕在與高校畢業生同臺競爭時的天然“弱氣場”,更順利地找到工作。據記者了解,永泰城建職校畢業生當中,特別是創業有成者,一般都會念及母校培養之情,多招收母校畢業生。
當然,一所中職校要辦得火熱,還要有優惠政策、資金支撐、當地政府扶持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不過,從學校本身來說,做到上述三個方面是最關鍵的。如此,一些中職校也許能走 出生源不足、社會認可度不高、辦學 困頓的尷尬,走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途。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良知記者來自職業素養
- 2013-11-25道德·職業操守·記者文明
- 2013-11-25捍衛新聞媒體的職業倫理
- 2013-11-25掉入錢眼里的無冕之王必然沒有職業操守
- 2013-11-11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卓越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