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織畫進課堂
永春紙織畫傳承人林志恩定期到學校指導學生制作紙織畫。
東南網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通訊員 康慶平 攝影報道)“制作紙織畫,紙條要慢慢穿,不要急,力用大了會斷,用小了則不夠結實、不夠美觀……”近日,在永春縣五里街中心小學的美術課上,從藝50多年的永春紙織畫傳承人林志恩手把手地教孩子們穿畫紙條。
“只有讓下一代學會了,手藝才不會失傳。學的人越多,就能更好地傳承。”林志恩說。
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永春紙織畫,其制作要先在宣紙上作畫,再裁成不到2毫米寬的經線,另將宣紙切成與經線同樣寬度的緯線,最后將二者編織而成。繪畫與編織融為一體的永春紙織畫,遠觀之,縹縹緲緲,如有一層薄紗覆蓋,有著“隔簾觀月,霧里看花,紗前看人”的朦朧美;近賞之,紙痕交織,經緯分明,令人賞心悅目。永春紙織畫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合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
永春紙織畫制作工藝獨特,內容豐富多彩,題材多選自民間吉祥圖案、山水、人物、花鳥等。早在300多年前,永春紙織畫就出口到南洋各埠,成為海外僑胞和當地人喜愛的藝術品。新中國成立后,永春紙織畫在60多個國家與地區展覽上百次。
但是,由于工藝原始、制作復雜,永春紙織畫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處境艱難,學習的人越來越少。
為改變這一境況,永春縣近年來大力推廣紙織畫進校園、入課堂活動,組織紙織畫藝人到中小學、幼兒園指導,讓更多的新生一代學習紙織畫的制作技藝,感受紙織畫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內涵,培養傳承人。
對此,老藝人林志恩可謂用心良苦。“我做了一些簡單易學的教具,專門提供給孩子們學做紙織畫。一得空,我就去學校找美術老師一起探討教學方案。”他說。幾年下來,林志恩教出了很多小徒弟。
“已有不少學生能夠制作簡單而精美的紙織畫。”五里街中心小學副校長陳永福指著美術室所展出的學生作品,高興地說,學校把紙織畫制作作為校本課程,讓老藝人不時進校園向老師、學生傳授技藝,讓美術老師在美術課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了這一門傳統藝術。
每織一條緯線,要用竹片敲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9泉州將會設立“專遞課堂” 傳送優質教育資源
- 2013-12-16“非遺”的珠算沒必要進課堂
- 2013-12-13寧靜課堂杜絕手機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