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想送給老師的鮮花沒送成。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李小慶 趙晨旭 郭文娟)每年的9月10日,老師們都“淹沒”在各種祝福和小禮物中。在這個專屬于教師的節日里,孩子們送得最多的是鮮花,更有心的孩子則會精心挑選賀卡或自制手工小禮品,表達對老師的祝福和愛。
但是,今年孩子們準備好的小禮物,想送出去難了。因為許多老師都收到了“拒禮令”,不能接收學生和家長送的任何禮物。
【孩子的失望】
想給班主任的“最可愛老師證”,老師只能心領不能收
“我買了三朵花送給三個老師,可是他們一個都不收。”昨天下午放學時,集美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龐悅手里還捏著沒能送出去的玫瑰花。
記者看到,很多孩子手里都有一兩枝鮮花,看來送不出去的不少。
龐悅說,她和同學下課后跑到老師辦公室,放下玫瑰花就跑。沒想到老師居然追了出來,硬是把花塞回她手里。“老師說學校規定不能收,不過她們心領了,說我們表現好,就是最好的禮物。”
除了買花,龐悅還準備了一個漂流瓶,要送給她最愛的數學老師。這個玻璃瓶里,裝了一張她寫給老師的祝福卡。不過令她失望的是,這個漂流瓶也被老師退了回來。
10歲的羅吳萍把花送給了老師,但老師又遞回她手中:“這個禮物我收了,再送給你。”
音樂老師小羅說,昨天很多學生都帶來了禮物,有自制的賀卡,有畫的畫。一個一年級小朋友做了個“最可愛老師證”,準備“頒發”給班主任。不過因為學校三令五申不能收禮物,老師們也只能心領了。
【學校的創意】
教師節這天,學校廣播傳遞孩子們最單純的祝福
“禁令”讓老師們自律,但擋不住孩子們想表達心意的心。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心愿又不違規,一些學校也頗費心思。
教師節當天,烏石浦小學的老師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六年三班的孩子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收集了全校各個班級孩子的心聲,一句句稚嫩而單純的祝福通過廣播,送給全校老師。
蓮花小學今年推行“最美尊師禮”,老師走進學校,同學們就鞠躬問好。蓮花小學張老師說,她收到一個孩子精心準備的禮物——匯集了她博客中的照片、生活照,還有平常說的話,濃縮成一個PPT。
安兜小學讓孩子們自制賀卡,做好的賀卡貼在一面心愿墻上,擺在校門口,讓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氣氛。安兜小學湯校長說,同學們做賀卡的材料大多是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例如牛奶盒等。
【家長的心態】
學校倡議“不收禮”,家長求安心都想“表示”一下
在松柏小學校內的電子屏幕上,記者看到了一封倡議書,建議同學們不要贈送鮮花、賀卡,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向老師表示祝福。雖然如此,學校門口賣花小販的生意依然火爆。
“一枝花十幾塊錢,又不是什么大事。”家長吳先生說,知道老師有禁令,但覺得送枝花只是表示一點心意。家長陳先生則不好意思地承認,送花給老師除了表達謝意,也有些爭強的心態。“跟別的家長交流過,雖然學校發了通知不讓送,但好像大家都會表示一下,這種情況下要是我們不送,就顯得我們做得差一些。”
劉先生沒有給孩子準備花。“其實買這些花,只是家長圖個安心。”他說,雖然老師們都很盡心,但對家長來說,總希望自家孩子能多得到些照顧,所以遇到節日就想著表示一下。“今年這樣更好,明確不準收,我們家長也不用盤算著該怎么表示了。”
松柏小學劉校長告訴記者,學校幾天前就向全校師生及家長發出了倡議書,希望大家不要以鮮花、賀卡等實物方式向老師表達敬意,倡議同學們把感恩和尊重作為禮物送給老師。
【編后】
拒禮是必須的 但別為難孩子
“拒禮令”的目的是保護校園這片凈土,是必須的。但在執行過程中,是否也要“甄別”心意的真偽,尤其是面對單純的孩子。他們剛剛懂得表達祝福和感謝,就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拒禮”背后的良苦用心,對他們來說太復雜、太難懂。當老師簡單地拒絕那個盛滿孩子心意的漂流瓶,退回孩子精心準備的“最可愛老師證”,或許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但對一個純凈的幼小心靈來說,多少是一種傷害。
最欣賞的是那個收下鮮花再轉送給學生的老師,她的做法既滿足了孩子表達情感的“需求”,同時也守住了一個老師應有的師德。
做一個好老師,要有愛心更需要智慧。(蔣怡丹)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0武平縣永平鄉舉辦系列活動慶祝第30個教師節
- 2014-09-10晉江特教學校召開表彰會 喜迎第30個“教師節”
- 2014-09-10獻禮教師節 那些傾盡心血澆灌“花朵”的最美“園丁”
- 2014-09-10樸素過節 讓教師節回歸本義
- 2013-11-07福鼎市領導教師節慰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