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以青少年之家為平臺,整合團委、社工站、關工委、司法所、農商銀行、大學生志愿者等多種資源,為留守兒童、務工人員子女、外來務工青年、創業青年等群體搭建起一個溫暖的愛心家園
青少年之家舉辦免費葫蘆絲課堂。
東南網2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少年兒童的“五彩課堂”
1月16日上午9點多,社工林程萍打開了荔城區西天尾鎮青少年之家的大門。10點半,這里會有一節葫蘆絲公益課堂,由一位志愿者擔任音樂老師義務給孩子們上課。自從去年下半年創辦以來,葫蘆絲課堂一直堅持了下來。
9點40分,13歲的程師瑤第一個來到教室。她家住西天尾鎮林峰村,每個星期天,媽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送她來這里上課。“鄉下孩子少有特長學習的機會,這里教得好,還免費。”媽媽高興地說,經過幾個月的學習,程師瑤已經學會好幾首曲子。
孩子們很熱愛音樂公益課堂。他們一來到這里,立刻放下背包,與社工一起搬凳子、擺譜架,忙里忙外。
給少年兒童提供五彩繽紛的校外課堂,是青少年之家的主要目標之一,依托的力量則來自社會各界。據了解,青少年之家所在的西天尾鎮,是全市鞋廠最密集地之一,聚集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此外,本地人外出務工經商也多,有不少留守兒童。“我們一直想方設法為這些孩子和家長們做好服務!”西天尾鎮團委書記郭琳琳說,經過聯系,莆田市陽光青少年服務中心在這里設立了社工站,定期由社工站安排活動;鎮團委和莆田學院音樂學院、工藝美術學院等藝術院系團委建立了合作關系,青少年之家也因此成為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
這些愛心力量讓“五彩課堂”從設想變成了現實。為了解決外來務工人員下班晚、無法接送孩子的問題,青少年之家開辦了四點鐘學校;每周六下午,4位社工為孩子們開設了“周末歡樂學堂”。家長希望給孩子補習英語,青少年之家聯系了莆田學院商學院的英語協會,每周為孩子們上一節英語興趣課。郭琳琳說,春節過后,鎮、村的關工委、老協會還會請來書法家,給孩子們再開一堂書法培訓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6-01-21湖里區青少年普法做到“實、活、新”
- 2016-01-20“圓夢微心愿·我來幫實現”——武平團縣委迎新春青少年“微心愿”認領活動啟動
- 2016-01-08武平法制宣講進校園 教育警醒青少年
- 2016-01-06廈門市思明區啟正仁安青少年服務中心開館
- 2015-12-29湖里區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新大樓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