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表示,北大要培養(yǎng)領袖人才。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領袖人才并不是說僅僅是政治領袖,“不是說要做多大的官,各行各業(yè)都要有領袖”。在談到自主招生時,他說,可以招收素質比較高的學生,一個所謂的高考狀元的素質不一定比一個農村的孩子素質更高。(《廣州日報》11月8日)
“一個所謂的高考狀元的素質不一定比一個農村孩子的素質更高。”初看這句話,我懵了,再看這句話,我還是懵的。這句話表明了什么?為什么不說高考狀元的素質不一定比城市孩子的素質高呢?作為中國頂尖大學的校長,作為一個自詡是農村出身的校長,周其鳳公開說出如此的言論,多少有點讓人失望,此語表面上雖然是說農村學生的素質高,但是更明確的表明了自己在內心里是對農村學生存在偏見的,是認為農村學生的素質是不夠高的。
農村學生的素質很低嗎?作為中國著名學府的校長,如果在內心中對于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沒有一個公平的尺度來衡量,那么周其鳳校長的言論是否在對教育部的推行的教育政策與方向表示質疑呢?這種話會不自覺的將群眾的目光聚焦在城市孩子與農村學生的問題而爭論不休的,盡管周校長是想說明農村學生從小能吃苦,尊重別人,知道感恩,否定了唱歌跳舞就是素質高的定論,但是在直觀上給人的引導就是農村學生的素質比較差。
請看看我們新中國的締造者吧,他們哪一個不是從小成長在農村,哪一個沒有經過在農村工作的歷練,農村之所以更能夠鍛煉一個人的堅毅品格和優(yōu)良品質,就是因為那里的條件艱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一直流傳的民諺。我并不是為農村學生在喊冤,而是覺得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特別是在教育界有影響力的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
看看歷屆高考狀元們,其中的農村學生也不在少數。那么,我也想說一下,請大家不要把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區(qū)別對待了,我們都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不同的也許就是所謂的一個處在相對的社會的底層,一個處在相對的高層而已。人類與社會資源的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既然周其鳳校長說了農村的孩子在比較弱勢的群體中成長起來的,那么我們對于新上任的教育部長就有了更多的期待,期待我們的教育公平,讓我們的校長們不會再拿農村學生的素質來做評比,讓我們在教育中不再顯示強弱之分。(萬曉陽)
![]() |
責任編輯: 陳瑋 |
- 2009-11-12素質教育不是唱歌跳舞
- 2009-10-13素質教育還孩子快樂童年
- 2009-10-12提升素質 擔當使命
- 2009-11-10北大校長:高考狀元素質不一定高過農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