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熊貓大俠》、《我的唐朝兄弟》、《火星沒事》三部影片以“賀歲片”身份于11月20日上映,賀歲檔大幕拉開;之后,《風云2》、《刺陵》、《三槍拍案驚奇》、《十月圍城》四部大片捉對廝殺,堪稱史上最強的賀歲“群毆”;而到2010年1月4日,好萊塢大片《阿凡達》還將加入,《孔子》、《錦衣衛》也將陸續上映……由于賀歲檔期要到2010年2月20日才結束,其93天的跨度成為1997年內地賀歲檔出現以來最長的一次。50多部影片擠占一個檔期,形成了“歷史之最”。面對當前賀歲片如此擁擠的現狀,專家和業內人士把2010年的賀歲檔稱為“問題賀歲檔”。
有人說賀歲檔就是“搶錢檔”
以前賀歲檔有節慶觀念,是名副其實的 “賀歲”,但現在大多數電影并沒有為節慶而設。今年就有一批本來在 10月上檔的電影,拖到了賀歲檔。賀歲檔已經變味,檔期沒有主題,成了大雜燴,甚至有人說其就是“搶錢檔”而已。知名評論家解璽璋表示:“今年所以出現50余部影片擁堵賀歲檔期這座獨木橋的現象,恰恰說明了我們對于電影市場的開發,我們的電影營銷理念,我們的電影生態,都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中國電影的發展,還是應該更理性一點,更科學一點。就目前來看,我們也許過于依賴以節日為背景的檔期了,而對于影片本身的開發,以及其他營銷方式的開發,都顯得十分薄弱。所以說,電影產業要發展,還得在電影本身上下功夫。 ”
有人志在必得有人背水一戰
不可否認,今年的賀歲檔大塞車,大片小片紛紛上映,票房戰場短兵相接,這其中有人壯志滿懷、勢在必得,有人背水一戰、孤注一擲。是否適合在賀歲檔期上映不要緊,能不能賺到錢也不要緊,要緊的是在賀歲檔期爭取到位置。大家都試圖用賀歲檔期,確認自己的存在。在《2012》重壓之下,今年首部賀歲大片《花木蘭》以8000多萬元票房“虎口拔牙”,但離賺錢恐怕還有一段距離;為避《阿凡達》風頭而擠作一堆上映的《刺陵》、《風云2》,遇上《三槍拍案驚奇》,票房被“打落”了好幾成。大片尚且如此,中小投資影片更不用說,50余部賀歲片里,觀眾能留有印象的也就10多部,大多數賀歲片僅僅是“走過場”而已。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2-25警惕賀歲電影市場的媚俗化取向
- 2009-12-23叫座不叫好 賀歲片“成長的煩惱”何時解?
- 2009-01-14賀歲片 莫成為美麗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