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裸纖”亂貼文化標簽
2月25日,湖北恩施州兩會上,該州政協副秘書長、政協委員姚本馳大聲疾呼:恢復巴東的裸體纖夫文化。由此引發一場關于纖夫今后要不要穿褲子的爭論。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也在網上貼出自己的提案:舉辦“中國三峽裸體纖夫節”,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別是女游客。
恢復裸纖的理由聽起來非常充分。三峽蓄水之后,神農溪的自然景觀受到破壞,只有恢復神農溪的裸體纖夫文化,才能彌補景區的不足,讓它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景區。但細細分析之下會發現,問題有很多。譬如,裸纖之后能不能“彌補景區的不足”就很讓人懷疑,至于“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景區”更是夸大其詞。當然,最令人困惑的是:裸體纖夫算得上是一種文化嗎?
早前神農溪之所以有纖夫裸體拉纖,與當地的生存環境有關。當時,神農溪道路不通,所有的生產和生活物資全部靠船運到山中。神農溪水深不足,激流險灘且深淺不一,纖夫的職業由此而生。纖夫整天泡在江水中,穿著衣服工作不方便,當時的衣服都是自家織的土布,一旦沾水,就容易貼在身上,將皮膚磨破。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物資都可通過公路運到山中,纖夫們逐漸淡出。顯然,裸纖不過是貧窮落后的符號。
上世紀80年代后期,巴東神農溪開始從事旅游開發,纖夫成為了該景點最大的賣點,纖夫拉纖已經從純粹的謀生方式轉變成一個旅游觀賞項目。在姚委員看來,如果裸體拉纖作為一種常態,不用廣告投入,就能達到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宣傳效果。倡導者恢復裸纖的功利化沖動溢于言表。今天的裸纖完全是噱頭,裸體的纖夫充其量是一個人肉背景而已,所謂的文化也只是一種偽文化。
愿意裸纖的老纖夫們面帶羞澀地表示:“只要游客有需要,并且愿付費,每人沒有200元以上,沒人愿意干。”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政績與收入的交換,至于有多少文化含量,其實并沒有人真正在意。旅游業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的致富捷徑,所以我們能夠理解地方上的發展焦慮。但畢竟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有實實在在的旅游資源來支撐,而不應嘩眾取寵。調查顯示,反對的聲音占了多數。(吳龍貴)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3-10文化惠民送的是幸福
- 2010-03-10福建溫泉游總體規劃出爐 融入當地文化做出特色
- 2010-03-10經濟上創造奇跡 文化上創造輝煌
- 2010-03-10劉云山:切實加強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 2010-03-09[代表委員話文明]發展文化產業 創造新的文化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