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希望消費者不再受騙上當
昨天,本報收到福州退休老人林依伯寫來的一封信,林依伯在信上語重心長地說,3·15快到了,想向媒體一吐為快,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一些“無良商家”或是吃的“啞巴虧”。
林依伯在信里說,自己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只有他和老伴兩個人在福州生活。“經常碰到一些店服務很差,侵犯了我們消費者的權利。”林依伯在信里列舉了自己在不少服務網點的不滿意的遭遇。
林依伯介紹,有的商家服務態度差,有的竟公然銷售偽劣產品,還有的甚至對消費者制定霸王條款,或是進行虛假宣傳。
“前段時間,銅盤路上的一家醫藥連鎖店在宣傳單上稱,原價0.26元/g的八百光藥材進行200斤大特賣活動,優惠價格為0.08元/g。但是,當我拿著宣傳單去購買時,服務員很不耐煩地告訴我特價的賣完了,并向我推薦其他高價格的八百光藥材,讓我有種受騙上當的感覺。”林依伯建議,媒體能趁著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機會多曝光些讓消費者不滿意的服務網點,在替消費者維權的同時,讓服務網點也能改進自己的服務。
“同樣是服務行業,有些服務網點確實把顧客當作‘上帝’,優質的服務讓人特別舒心。”同時,林依伯希望在各個行業中,都能表揚一個“滿意100,服務最佳”的模范,在整個行業中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在信中,林依伯還說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