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養生再成“逗你玩”
http://www.caoliu14.com?2010-05-30 17:03?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公眾普遍缺乏鑒別能力
這些由養生演變的鬧劇,一方面表明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健康越來越關注,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公眾的科學素養偏低,不能正確辨別真偽。
“去年衛生部做了關于國民健康素養調查,整體具備健康素養的群眾只占6.48%,也就是說100個人里還不到7個人,如果談到慢性病的預防素養,具備這方面素養的人只占4.66%,100個人里不到5個人”,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衛生部原副部長王隴德表示,國民健康素養偏低,公眾普遍缺乏鑒別能力,再加上醫學的專業性,這就導致了偽專家、錯誤信息流行。
王隴德指出,要提高國民的健康素養,最主要的還是要教給公眾科學的、正確的健康知識、養生知識,從而來調整行為。
食品不能代替藥物
“不可能把吃出來的病再吃回去”。中華內分泌學會副主委李光偉介紹說,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疾病,改變不科學的生活方式肯定能夠減少或減輕疾病,但是,這不等于有病不治療。
當一個人有了疾病,就要治療,治療的時候生活方式、飲食固然重要,但這只是一個基礎,并不是說有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不吃藥了。因此,有病要治,沒病要防的觀念非常重要。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很多人認為藥都有副作用,因此生病后拒絕吃藥。李光偉表示,藥的副作用是有限的。藥品都是經過國家的藥監部門多次檢查的,只有安全的藥才能上市,因此是相對安全的。所以正確對待藥物副作用非常重要,千萬不能因為有一點點副作用就不敢吃藥。
此外,李光偉強調,食品不能代替藥物,如果食品都能代替藥物的話,國家就不用培養大夫,不用設醫院了,只要培養很多廚師就行了。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5-20集美整治生豬養殖污染 退養生豬重現綠水青山
- 2010-04-22旅游養生、會展等四大新興產業成武夷山經濟新引擎
- 2010-04-16東坪社區舉辦中醫養生講座服務社區居民健康
- 2010-04-16石獅市為老年人舉辦健康養生知識講座
- 2010-03-2924節氣養生之清明養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