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職能不轉變 教育投入難增長
吳起縣人口大約13萬。統計顯示,從2005年到2009年,吳起縣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分別為9677萬元、13546萬元、13507萬元、21766萬元、28493萬元,分別占當年度財政支出的13.4%、11.7%、10.9%、14.8%、15.4%,平均財政支出比例為13.24%。
“實現教育公平與普及,是政府應該履行的職能。”馮振東對記者說,這些年來,吳起縣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一舉由國定貧困縣跨入了西部百強縣和陜西十強縣,為我們加快發展、改善民生奠定了基礎。“免費教育”能否推廣是一個理念問題,公共財政支出是一個“蛋糕如何分”的問題,我們只不過是將“蛋糕”優先向教育切塊分配。
廣東省佛山市一位區長表示,目前在珠三角地區,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市縣也在探索與吳起相似的免費教育,如東莞市石排鎮、中山市古鎮等。但是這位區長不愿對吳起的做法予以評價。他說:“如果我說了,百姓會以為我們這個地方也要搞免費教育了,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壓力。”
廣東省教育廳一位處長說,在相當長的時期,我們一直強調轉變政府職能,但是做得不盡如人意。我們的財政仍然是投資型財政,不是公共服務型財政。政府職能不轉變,就不會轉變投資方向,優化投資結構,就不會把更多的財力用到教育上。
“全民免費教育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但在我國全面實施,除了財政投入問題,還涉及如何吸引社會資金進入教育領域的難題。”谷力認為,在發達國家,公辦學校一般只滿足公民的基本教育需求,而優質教育資源多數為私立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投入產出比”較高,能持續不斷吸引社會資金進入。而在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多數為公辦學校,由于政策、資金等制約,民辦學校很難和公辦學校競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會資金進入教育領域。(記者 傅剛 段博 趙仁偉 凌軍輝 鄭天虹)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7-11教育體制改革綜述:免費教育城鄉全覆蓋是個縮影
- 2010-07-08公益幼兒園提供免費教育 因無資質非正規被關
- 2010-07-052012年福建特教學校殘疾生全部實行免費教育
- 2010-06-28全民免費教育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 2009-03-10四川藏區將實施“9+3”免費教育
- 2008-01-21看英美教育產業化:免費“教育午餐”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