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客文化”是“意見領袖”還是廣告臥底?
http://www.caoliu14.com?2011-01-30 10:35?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形形色色網絡“客文化”
切客:我在某地情緒不錯想法很多
淵源:英文Checkin原指簽到,借讀音成為一種時尚。
解釋:隨時隨地,利用移動互聯網終端,記錄生活軌跡的都市潮人。
武器:各類移動設備,如iPhone手機,筆記本電腦等。
陣地:開心網、人人網、微博、豆瓣網等各類社交網站。
特色:各種“簽到”,我身處(地理位置):正在(心情感想)。
2010年11月,北京切客湯姆給女友趙珊珊制作了一張電子生日卡。賀卡中,湯姆在北京電子地圖上,利用切客簽到點,組成兩行漢字“生日快樂,我愛你”。全卡片對應實際地理位置周長超過50公里,簽到點總數近千個。
技客:我教你炸油條你教我微積分
淵源:英文Geek,一開始“奇”的是智商,現在“技”的是能力。
解釋:智能各有所長的精英互換技能,是實物交換的“升級版”。
武器:你身上的特長。目前主力軍為白領和大學生群體。
陣地:各種技能交換網站和論壇,大學BBS,求職網站。
特色:用于交換的技能五花八門,甚至連炸油條都可作為交換技能。
最有名的技客,要算《生活大爆炸中》滿嘴物理理論的謝耳朵。現實生活中的謝耳朵已經從奇客變成了技客。譯名的變化,融入了更多中國特色——大學生需要更多的實踐能力,于是“奇”不如“技”:有助于求職的技能,尤其是英語,成了技客交換的熱門“技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1-28安徽建設信息工作搭建網絡平臺 展示文明成果
- 2011-01-28省級領導網絡拜年賀詞"給力" "神馬""浮云"成問候語
- 2011-01-269部門繼續深入開展整治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
- 2011-01-25破解春運難題:中國民眾網絡找人“拼車”回家過年
- 2011-01-24網絡盜版點擊達5萬次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