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年內(nèi)將建6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10月底前建好
http://www.caoliu14.com?2011-04-01 09:07? ?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wǎng)-海峽都市報4月1日訊(本網(wǎng)記者 繆星象)記者昨日獲悉,福州倉山區(qū)今年10月底前將建6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分別位于金山文體中心、金山公園、福州市人民體育中心等地。
金山文體中心周邊有福州三中金山校區(qū)、榕城廣場,是學生、市民常去的地方,地處空曠,面積較大,是建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良好地區(qū)。該中心將建成國標Ⅲ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配置救災帳篷、簡易活動房屋,醫(yī)療救護與衛(wèi)生防疫設施,應急供水、供電設施,應急排污系統(tǒng)、廁所等。其他5處配置相對簡單。
據(jù)了解,自然災害避災點應設置辦公室(值班室)、避災群眾男(女)宿舍、倉庫、廁所等必備場所。避災點應配備簡易臥具(床或床板、棉被或毛巾被、草席等)、應急燈、爐灶、鍋碗瓢盆、手電、蠟燭等保障物資及生活必需品。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屬于自然災害避災點的一種,其中Ⅲ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要求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能同時為2000人提供一定時期避難需求。
應急避難場所 是為了人們能在災害發(fā)生后一段時期內(nèi),躲避由災害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傷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劃分的帶有一定功能設施的場地,地震應急避難所是其中重要一種。避難場所內(nèi)應具有應急避難指揮中心、獨立供電系統(tǒng)、應急避難疏散區(qū)、應急供水等11種應急避險功能,形成一個集通訊、電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為一體的完整網(wǎng)絡,是人們在遇到突發(fā)災害時的保護生命的現(xiàn)代“方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3-18直擊地震避難所:3人分一碗湯 準新娘廢墟中搜食物
- 2011-03-17閩年內(nèi)建300處地震避難場所 單個容量不小于300人
- 2011-01-11上杭縣城建成五處應急避難場所
- 2010-05-04晉江圍頭建立全省首個村級應急避難場所
- 2010-04-15玉樹地震敲響防震警鐘 廈門已設30個應急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