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山西大同在新任市長耿彥波推行下開始耗資百億元的古城再造計劃。耿彥波是在調研十天后就拿出規劃,并揚言5年見分曉。大同舊城街道名字恢復古風,而代王府、華嚴寺等文物修復也是工程重點。大同老城內所有的現代建筑將搬遷出去,以恢復傳統城市布局。(8月27日《新快報》)
這顯然又是一出“力排眾議”的城市形象杰作:新任市長“十天調研”,迅速規劃“百億復古”。而且,雖然就投入的建設資金而言,河南開封的“千億重造汴京”顯得更具膽魄,但山西大同“早早啟動、行將收尾”的一面,卻無疑在實質改變上拔得了“頭籌”。
“百億復古”也好,“千億重造”也罷,看起來都是城市形象和面貌上的一種“爭光添彩”謀略。且不說促成這種“大手筆”、“大投入”的建設謀略,究竟是“公眾意愿”占先,還是“長官意志”居多,而我始終覺得:類似瞬間“回到X朝”的“穿越式”決策思維,不管其初衷怎么美好,前景如何誘人,恐怕都甩不掉“急功近利”的政績浮躁與焦慮。
的確,山西大同與河南開封,都稱得上是古跡眾多、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名城。圍繞特色抓建設和謀發展,當然也屬合情合理、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兩地在改變城市形象藍圖及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哄而古”手法,即便“盤子”做得再大,“古貌”造得再像,終究也是一種簡單創新和機械復制;說得透明一點,這跟許多地方曾經熱衷的“一哄而洋”作派,大概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理念差距。
謀求城市形象的“穿越式改變”,很多決策者自然十分忌諱“急功”之評,但卻未必不樂意來拿“近利”說事。譬如,到2012年底,大同古城將全面合龍。在耿彥波的構想中,老城內的所有現代建筑都將搬遷出去,以恢復傳統的城市格局。由此,按照大同未來旅游人數瞄準300萬的目標,以100元門票算,一年就是3億元。這筆“復古經濟賬”,著實算得“振奮人心”。可我卻想問上一句:倘若這樣的“一哄而古”被紛紛復制、遍地開花,又拿什么來確保300萬的旅游人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7-12“黃衣哥”難“救”孩童孤獨的心 “城市形象”
- 2012-07-12“城市形象”絕不僅僅限于視覺效果
- 2012-03-22配備豪華車能提升城市形象嗎?
- 2012-03-21<a href="http://www.caoliu14.com/2012-03/21/content_8051580.htm" class="bt_link" target="_blank">為警察設“委屈獎”</a> <a href="http://www.caoliu14.com/2012-03/21/content_8050636.htm" class="bt_link" target="_blank">勤儉節約更能提升城市形象</a>
- 2012-03-21勤儉節約更能提升城市形象
- 2012-03-21女警配敞篷跑車執勤提升城市形象?
- 2011-12-15泉港區:“四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