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企理應將抽查視作一種鞭策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8 17:19?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8月25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昨日在浙江杭州召開,會上,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表示,“中國乳品工業水平應該說是世界最高水平。我們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奶源。”“現在國家對乳制品的抽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這么抽查會抽死人啊!”(8月28日《貴州日報》)
半年抽查2600多次,平均下來,相當于一天要被查15次。如此密集的抽查,的確很讓企業覺得“鴨梨山大”,但是,即使抽查次數如此之多,光明的牛奶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僅在今年6月—7月,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便爆出三起嚴重的質量事故,可謂風波不斷。
6月15日,安徽潁上縣6名小學生在飲用光明牛奶后出現嘔吐等不適癥狀;6月27日,光明又因清洗液用堿水滲入“優倍”奶中發出致歉信;7月20日,廣州市工商局網站公布的2012年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環節乳制品抽樣檢驗中,光明乳業產品再登“黑榜”。除了光明,其他的奶企也不是“干凈”的,蒙牛在忙著改日期,伊利深陷汞超標質量門……
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追問,一是,在層層檢查下,奶企都會出事,那不查是不是結果會更嚴重。二是,如此密集頻繁的檢查為何還發現不了問題?這樣的檢查是不是相當于形同虛設?郭本恒的憤怒,到底是因為檢查太嚴格還是抱怨檢查太多、接待太多,企業疲于應付呢?
如果是前者,那理應更加加強對乳企的監管;如果問題出在后者,那乳企也完全可以自曝招待賬單,曬給公眾看,到底有關部門的抽查怎樣令他們不堪重負,可怕就怕,企業根本就沒有這個底氣,否則也不會因為招待抽查團而不堪重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8何時“抽”出中國奶制品的消費者信心?
- 2008-09-22漳浦農村食品監管網絡人員協助開展奶制品專項監督檢查
- 2008-09-22漳浦多部門聯合開展奶制品專項監督檢查
- 2008-09-22溫家寶在京看望"奶粉事件"患兒并考察奶制品市場
- 2008-09-18漳浦認真部署奶制品監督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