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種蘭
就在蘭花生意做得順風順水的時候,賴張龍又有了新想法。
2007年春節,他回鄉探親。遠離了都市喧囂,家鄉和煦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滿眼的青山綠水,讓這位在外闖蕩多年的游子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賴張龍決定回家鄉種蘭花。
說干就干,春節后,賴張龍請師傅在老家邱寨村建了一個蘭花園,開始嘗試育苗,并把成都蘭花店內的一些珍稀品種也搬到了清流。“因為成都的生意還沒結束,家里的蘭花交給家人代管,沒想到5畝地的蘭花苗死了大半,成都搬來的一些名貴蘭花也損失不少。”這次損失對賴張龍觸動很大,他決定結束成都的生意,回鄉安心種蘭花。
原以為自己回來種植會有起色,沒想到地里的蘭花苗還是不斷的死去。“總共死了三批苗,前后損失有幾十萬。”賴張龍說成都和清流的地理環境不同,簡單地照搬原來的方法種蘭花肯定不行。
2008年,賴張龍與曾經的生意伙伴——臺灣雜交蘭花之父吳森源先生合作,在蓮花山下建了200畝現代化蘭花基地,種植各種蘭花。“他們有很好的蘭花母本,種苗培育技術先進。”
因為合作因素,2010年賴張龍在嵩溪鎮重新選址,建立蘭花基地。他招聘當地村民,教他們換盆、加肥、澆水、治病等技術,自己認真鉆研,解決各種技術難題。“這里空氣溫度足,晝夜溫差大,山泉水質好,但南方丘陵地帶也有梅雨、霜凍等不利因素。”
一個品種的培育需要6至7年時間。經過反復的研究實驗,賴張龍摸索出了一套在南方丘陵地帶種植蘭花的技術,培育出了一批批優質蘭花。
成就蘭花夢
蘭花香自苦寒來,賴張龍種植蘭花成功了。
在福建省花卉協會舉辦的第三屆花王爭霸賽上,賴張龍的“清龍牡丹”被評為“花王”,并以17.5萬元的價格被拍賣,另外5盆蘭花獲得了銀獎和銅獎;在省第九次黨代會上,賴張龍的蘭花被選送裝點會場……
從2008年開始,賴張龍都會帶著自己的蘭花精品參加林博會。“當年的林博會就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位蘭友。從那以后,許多蘭友打電話訂購蘭花,做成了好幾筆生意。”賴張龍說今年漳州一家公司就訂購了基地20多萬盆蘭花。
“現在主要是培育新品種。”賴張龍說他把金線蓮和蘭花進行組合,取名為“金蘭之交”,把大花惠蘭和國蘭組培成新品種“清龍鳳凰”,“大花惠蘭花漂亮,但無香味,國蘭花香,但花蕊小,組培后非常完美。”目前,賴張龍已投入700多萬元,完成蘭花育苗盆的建設和3萬平方米蘭花種植大棚建設,基地蘭花種植品種達到100多個。
“不懂是根草,懂得是塊寶。”蘭花的經濟價值也吸引了當地村民,元山村村民劉友根在賴張龍基地投資45萬元,種植了近2萬株蘭花,“我們看中的還是市場前景。”在賴張龍的帶動下,40多戶村民以各種形式加入蘭花種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7-05湯求忠:執著工作化解糾紛
- 2012-07-05穿越“生命禁區” 養路人執著守護 筑起精神海拔
- 2012-07-04小柯的故事:執著和奮斗是成功的關鍵
- 2012-03-16《非誠勿擾》斷臂女大學生樂觀執著引網友稱贊
- 2012-01-10維權路上的執著
- 2012-01-04莊雄兵:76歲老教師執著無償舉辦德育圖片巡展
- 2011-12-20一位執著老師的36年平凡堅守 為學生一次次拒調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