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能做的并不多,許多流浪者拒絕救助
南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說,流浪者聚集點是城市的一道傷疤,更是城市管理的“痛”。救助管理站站長李建武告訴記者,他們每周都要上街兩次,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勸導,引導他們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但是費力不討好,很少有流浪漢愿意去救助站。
南平市救助管理站有熱水,有衛生間,有食堂,條件不錯。但是,王立業和程宏陽都拒絕了救助。
王立業因受不了養父的打罵,1999年,10歲的他離家出走,開始了流浪生涯。14年過去了,雖然生活沒有著落,但是王立業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平日,路上碰到救助站工作人員,他一般扭頭就走,因為害怕救助會改變他的流浪生活。“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沒人管,也不愿有人管,再讓我回歸社會,我不愿意。”王立業說。
程宏陽與王立業的想法相同。2010年,他與妻子離婚,孩子判給妻子,心傷之下,他決定離開。他說,“我只想簡單活著。”
但是,吳日金不這樣想。5月16日是吳日金40歲生日,他已經流浪了10年,他現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回上杭老家看看,給父母親掃墓。
2003年中秋節過后,吳日金與女朋友再次大吵,加上兄弟為爭房產反目成仇,吳日金一下子萬念俱灰,選擇出門流浪。2009年,他與家里通了電話,得知母親去世,他很想馬上回去給母親送終,但是摸了一下口袋,眼淚嘩嘩落下,剩下的錢還不夠買一張車票。
吳日金其實很容易弄到車票。按照一般工作流程,如果流浪漢進入救助站,由工作人員核實身份信息,對屬于救助對象的,提供食物和住處,救助站提供返鄉車票,將流浪漢送回原籍。好幾次,吳日金想踏進救助站大門,但是他都忍住了。“連給父母親上墳買香的錢都沒有,有何臉面回家啊!”吳日金說。
李建武坦言,他們經常會去一些流浪者聚集點,知道這些地方存在不少隱患,但是他們能做的并不多,送一些日常用品,規勸流浪者到救助站暫住,但經常被拒絕,效果并不明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15龍巖流浪小兄弟有家了!被安排進長汀同心兒童院
- 2013-05-15榕一對夫婦家中收養流浪狗 半樓臭味半樓毛
- 2013-04-22福州5位女大學生輪流照顧流浪漢 老人急需暫住處
- 2013-04-16流浪狗咬死鵝 工地一保安因長期喂食而擔責
- 2013-04-01龍巖街頭兩男童流浪2個多月 不想家更愿待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