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立丹行市場經理鄭可虹就告訴記者,根據立丹行的監測數據,2009年—2010年,福州成交均價整體上漲約3500元/m,2010年—2011年,福州成交均價則上漲了2300元/m,可見2011年—2012年整體房價水平則基本回落至2010年—2011年水平,“雖然2013年的前三季度較2012年
上漲2400元/m,但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結構性的價格上漲,即市區剛需樓盤放量不足,高端改善型樓盤成為成交主力,拔升了整體成交均價。所以限購對于福州的房價上漲還是有比較明顯的抑制”。
另一方面,對于限購令是否引導購房需求回歸自住,不少業內人士還是表示了肯定。福州麥田房產業務總監吳祖懷表示:“以麥田為例,限購出臺前的純投資性購房群體在成交比例中可達10%左右,而當下一般控制在5%~6%,已經下降了一半,投資性需求還是得到抑制,目前市場主體仍以自住性購房為主?!?/p>
事實上,在經過三年的總結后,人們對限購令的總體影響也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資深地產人士劉福泉就談道,限購令雖然對樓市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并不如當初想像的那樣大,就樓市影響因素而言,宏觀經濟形勢應該排在第一位,對城市未來的發展預期排在第二位,而限購令最多也只能排在第三位,而金融信貸政策的影響不比限購令低。
焦點2
何時才能“撤限”?
然而,無論存在感如何減弱,無論影響是否如預期,作為人們眼中的“階段性行政化調控手段”,限購令一旦開啟執行模式,想要撤下也是難上加難。
因為始終有一個問題無法回答:如果沒有限購令,樓市還能“穩住”嗎?
為此,采訪中,許多業內人士均表示“撤限”仍言之尚早。鄭可虹表示,就目前的福州市場來看,限購令還未到取消之時,如果沒有相應的調控政策進行替代,一旦限購令取消,可能會形成房價的報復性反彈,“而當下限購令并非效果越來越差,而是經過三年市場消化期后,人們的心理預期變化以及市場應對措施增多,導致限購的執行力度大打折扣,所以限購令并不應取消,相反,要考慮是否應強化執行力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23福州限購三年 從震蕩到尷尬“限”字令威力遞減
- 2013-04-10英澳等國出限購令 福州奶粉代購“歇業”
- 2013-03-04“國五條細則”出臺 福州各郊縣將被納入限購?
- 2013-02-28龍巖新羅包子店開張 1分鐘賣60個包子還"限購"
- 2013-01-29國務院參事陳全生在廈門稱:樓市限購不如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