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讓空巢老人提前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日,在社會弘揚尊老愛老的良好風尚。2013年10月12日上午,鄭州植物園迎來一批特殊的游客,20位空巢老人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來到植物園登高賞菊。志愿者全程陪同空巢老人在植物園內欣賞秋日里的向日葵、絢麗的菊花、滿樹紅果的茱萸……加上植物園科普志愿者的細心講解,使空巢老人在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社會的關愛,老人們漫步在風景如畫的植物園,呼吸著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個個笑開了顏。
尊老、敬老、愛老、孝老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行動中,關愛老人不僅體現在節日中,平常要經常看望老人,陪他們聊聊天,一塊吃吃飯,了解他們以前工作的情況,幫他們回憶一些美好的時光。去看望老人時,部分人想著買什么禮品啊,給老人多少錢啊,但在老人心中,東西和錢不在多少,而在于子女們的心意,在于子孫多陪陪老人,看著子女的工作順利,事業有成,孫子、孫女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家人過的幸福美滿,老人們就放心了、知足了。
老人們是中國經濟建設的締造者,甚至為了中國的和平犧牲了自己的子女,但他們毫無怨言,為我們現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滿意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要經常組織志愿者走進敬老院、孤寡老人身邊,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幫他們解決力所能及的困難和問題,使他們度過一個美滿、幸福的晚年。
關愛老人不能集中在春節、重陽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要注重經常性。我身邊也有很多的親朋好友想去看望孤寡老人,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如不知道敬老院怎么去,不知道孤寡老人的具體情況和地址,沒有人員組織等等,建議由單位、社區或志愿服務機構組織實施,要制定一個長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看望老人。
大家要經常看望老人、關愛老人,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發揚我們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為我們的后代做好榜樣,營造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蔣海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欣聞“道德品質成擇偶首要標準”
- 2013-10-31重拾被忽視的“道德”
- 2013-10-31道德引領和諧之路
- 2013-10-31感受道德風尚 傳播道德正能量
- 2013-10-31讓道德模范的光輝照亮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