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隧道近日順利貫通,在慶典儀式上,參與啟動隧道貫通拉桿儀式的,是一批道德模范、勞動模范和拆遷戶代表。“讓好人好事蔚然成風”、“不讓好人出汗又流淚”,揚州市從2012年起著手構建城市榮譽體系,出臺制度確保禮遇道德模范、揚州好人和優秀志愿者,使他們得到好報、享受禮遇。(12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
中國人有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美德,這樣做可以讓好人免去圖名圖利的紛爭,體現了好人較高的精神境界,因此值得褒獎和學習。有很多好人不愿意走向前臺,社會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比如十幾年來堅持向慈善機構捐款數千萬元的"順其自然",社會應該讓其保持身份隱匿,不去干擾其所喜歡的行善方式。
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鼓勵一些好人說出他們的事跡,通過媒體去展現他們的形象,甚至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名與利,這與做了好事不留名并不矛盾,而是可以作為互補。做好事不留名能保持好人的純樸與淡定,而鼓勵好人說出好事,有利于好事的傳播,兩者構成弘揚社會正氣的一對翅膀,能提高社會正能量的傳播效率和影響范圍。
因此,揚州市"禮遇"有德之人的做法不失為一種有益嘗試,它能使更多人懂得好人就在身邊,好事隨處可見。使帶有悲觀消極情緒的人,一改過去頹廢的心態,從中了解到社會上還是好人多,從而對弘揚社會正氣充滿信心,并主動加入到好人隊伍中來。
同時,對好人好事的宣揚,也能讓人找到學習的標桿,做好事不再盲目和隨意,知道好事應該怎么做,懂得如何給予別人關心和幫助,把好事計劃好,甚至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作為一生的追求。尤其重要的是,對好人好事的宣揚,可以讓他人體驗到好人的良好心態,從而端正人生態度,理解得與失、苦與樂的真正意義,并在樂善好施中獲取不一樣的快樂與滿足。
此外,假如好人做了好事反被污,出錢出汗還得不到認可,這對弘揚正氣尤其不利。給好人方便,甚至適當給予一些利益,把好事兌現成實惠,這其實是對好人好事的認同。錢不在多,關鍵在于對這一行為的認可態度,對好人的物質與精神獎勵,就是對社會正氣的鼓勵,其導向作用明顯,使做好事者少一些顧忌。
讓好人有好報才能使更多人愿意做好人,“禮遇”有德之人才能弘揚好正氣。因此,好人自己不為名利,并不影響社會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好人自己不好意思說出來,社會也應該幫他們說出來。好事傳千里,才更有影響力。(羅志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樓道好人”夯實道德大廈的堅實地基
- 2013-12-26薌城區舉行“家庭道德公益大講堂”活動
- 2013-12-25新羅區職場禮儀知識走進道德講堂
- 2013-12-23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
- 2013-12-23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