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倒在街頭,卻無人敢扶的新聞屢見報端。為了人情味兒的回歸,昨天上午,建設路鄭棉三廠大門西側小廣場上,十幾位老人聚在一起,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呼吁大家互相幫助,呼吁愛的回歸。他們都是棉紡路街道辦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十幾位老人手舉字牌一字排開,字牌連起就是“倘若我摔倒,請將我扶起”,吸引了不少路人圍觀。(鄭州晚報)
尊老愛幼一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時為遇到困難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然而近期接連被網絡曝光的訛詐好心人事件,讓許多好心人面對需要幫助老人望而生畏,使本來就充滿溫馨的社會大家庭讓人感到有些冷漠。其實在我們的社會大家庭內,溫馨依然熱情地洋溢,那些借他人善良行不仁之舉的,也一直是極個別品質不好的人。林子太大,自然什么鳥都有,前期接連曝光的一些借他人善良實施訛詐行為的人,在我們這個泱泱大國中畢竟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何況他們的丑陋行為又都被媒體置于陽光下暴曬?,F在問題是,僅僅幾個品質不好的人,就能把我們這個崇尚美德的社會搞得“冷漠”,不外是我們現在的信息傳遞方式越來越快捷了。偌大一個世界,竟在網絡面前變得像個院落,恐怕誰打個噴嚏都會盡人皆知。同時也可以說,這恰恰是社會日益邁向真正文明“強心劑”;社會的文明,需要逐步清理陳腐和糟粕,網絡媒體的快速傳播,加之懷有社會責的人士層出不窮,勢必要加速社會陳腐和糟粕的滅亡,從而促使社會快步走向真正的文明。因此說,弘揚社會美德,關愛我們身邊等待幫助的老人、婦女、兒童,需要我們每個公民都積極地釋放出更大社會責任和人間大愛,不要因為幾個被媒體曝光并讓正義去譴責的齷齪靈魂而糾結。
古人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換句話說,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們。如此下去,那么今天老人們所面臨的尷尬,可能就是我們年輕人明天遇到的無奈,那我們這個社會的文明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也不要以為那十幾位老人手舉“倘若我摔倒,請將我扶起”的字牌是為他們自己擔心,其實他們舉起的是對這個社會的信任,他們發出的聲音,更是這個社會對愛心的召喚。(李文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樓道好人”夯實道德大廈的堅實地基
- 2013-12-26薌城區舉行“家庭道德公益大講堂”活動
- 2013-12-25新羅區職場禮儀知識走進道德講堂
- 2013-12-23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
- 2013-12-23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