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不少父母為了減輕子女負擔,主動選擇從老家來到子女工作、定居的城市過年,都市人把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稱為“反向探親”。有人說,“反向探親”可以“忠孝兩全”;也有人說,這與傳統有悖——
“反向探親”到底好不好?
東南網2月20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包騫 實習生 葉竹云)
15日,福州火車站北站。
拉著兩個行李箱的李實正和父母作最后的道別。年前,他把父母從老家重慶接到福州過春節;今天,他把父母送上返程的火車。
“以前,每年回家過年都跟打仗似的。要提前幾個星期買票,要提前和領導請假,還要和同事調班,回趟家真的很不容易。”李實是家里的獨生子,在福州工作已6年。在福州買了新房子后,他再也不想過年時再折騰了,于是決定請父母到福州來過年。
一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回家過年”,始終是一個無法抗拒的誘惑。但票難買、車難坐、返鄉成本高等原因,常常阻滯異鄉兒女們回家的腳步。在這種現狀下,“反向探親”悄然興起。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善解人意的父母選擇來到子女工作、定居的城市過年。
“我去年就是在福州過的年。今年,父母又來福州和我們一起住了近2個月,直至過完春節。”來自湖北黃岡的王敏在福州從事電腦銷售工作
已有9年了。每年春節,既是他業務最繁忙的時候,也是他最想回家的時候。而每次,他都為買火車票煩惱。“單趟硬臥的票價雖然只要200多元,可每次買票都大費周折。前些年沒開通網絡訂票,年前公司業務忙,我沒有時間去排隊,有時只好叫朋友幫忙,排幾天隊才買得到。”今年春節前,他把兩位老人順利接到福州,既盡了孝道,還可以和老人一起過個團圓年,兩全其美。
王敏算了筆賬:兩位老人來回的路費不到1000元,如果他們一家三口再回去,加上包車出行,這個春節的路費開銷不到4000元。“更關鍵的是,我們不用到每個親戚家拜年了,也不用給親戚家的小孩發紅包了,單這一項就可省下3000多元。”王敏說。
為子女方便考慮,不少父母在年前主動提出“反向探親”。春節前夕,云南籍的吳先生和妻子一起到福州,陪在福州工作的女兒一起過年。吳先生告訴記者,主要是因為女兒的假期短,也不好請假。他說:“留女兒一個人在福州過年,怕她孤單,而且我們在云南也會想念女兒。其實,到哪里過年都一樣,主要是一家人能團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17女子獨自回家被跟蹤2公里 回鄉探親戰士出手擒色狼
- 2014-02-13泉商商場征戰時勇氣過人 過年探親刮慈善風
- 2014-02-07廈門海發社區:志愿者“探親”空巢老人
- 2013-07-31“探親假”為何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