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劉奇葆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教育引導與做好服務相結合,堅持滿足需求與提高素養相結合,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對于許多未成年人來說,經過父母的打拼和努力,給孩子們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許多的家庭都有車子、房子,有的家庭還有兩套以上的房產。再加上現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未來的生活,不用再像父輩一樣起早貪黑,吃苦受罪。
但不容樂觀的是,在物質生活富足的同時,表現出來的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滑坡和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拼搏上進精神的缺失。在一些未成人的思想觀念里,尤其是一些家庭環境比較好的未成人,因為有了父母創造的富足條件,就不需要他們成年之后再去打拼,所以,安于現狀,貪圖享樂,似乎就成了他們理所當然的事。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有的未成人不思進取,不愛學習,盲目跟風,互相攀比。誰家的房子大,誰家父母來接送的車子豪華,誰家父母有錢,誰家父母官大等現象比較突出。再加上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未成年人談戀愛,沉迷網絡游戲,尋求刺激,,叛逆,崇尚暴力,醉心于怪異、獵奇的心理在一些未成年人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社會的希望。如果把國家、社會、民族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未成人就是一棵樹苗。一棵樹苗在什么樣的氣候、土壤環境中生長,直接關系到這棵樹未來長成的態勢和前景。因此,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關系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
對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除了父母的教育引導之外,學校、社會的教育也十分重要。讓未成年人從小就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的精神,樹立起未來將肩負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中華民族仍將在世界民族之林激烈競爭的憂患意識,樹立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肩負的責任意識。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只有每一代人都樹立起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保持上進、拼搏的精神,才能不被別的民族打敗和淘汰。
因此,黨中央提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新的時代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
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一定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抓好友善、孝敬、誠信等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為他們輸送健康的土壤。重視家庭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讓他們在核心價值觀的沐浴下健康成長。同時,要廣泛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增強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提供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嚴厲打擊網上淫穢色情,開展少兒出版市場專項治理,為他們構建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梁峻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道德模范讓我們高山仰止
- 2014-02-27道德模范讓我們高山仰止
- 2014-02-27春節期間開展道德模范關愛“很給力”
- 2014-02-27文學不能消解道德
- 2014-02-27讓法律閃耀道德之光 讓道德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