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我國暴力傾向兒童呈現低齡化 不是解決問題方法
http://www.caoliu14.com?2014-02-28 15: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我來說兩句
三、應激事件的無意識防御
長期的家庭暴力,會造成兒童心理創傷,當其面對突如其來的應激事件時會通過無意識的逃避或攻擊來緩解內心的恐懼。如本案件中,面對嬰兒不停的哭聲,女孩可能不知所措,可能有很強的受挫感,也可能使其心煩。對于這個應激事件,出于無意識的自我保護,她可能通過攻擊來獲得安全感。
四、經常有暴力行為的兒童,可能患有某種精神障礙,父母或學校老師應及時求助相關精神衛生部門進行診斷與評估
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有暴力傾向,不僅會影響日后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續到青年期后,還可能會出現人際關系緊張等,阻礙其一生的發展。鑒于此,家長首先應該以身作則,面對孩子偶爾出現的“暴力”行為,家長應第一時間給予積極正向的反饋,使其了解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好的行為。同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正確地引導和控制情緒。
另外,建議社區、學校組織開展生命教育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并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從而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對于有相似心理問題的兒童和青少年,應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工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2-27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不能有“雙面家長”
- 2014-02-27亂發脾氣要罰款 15條家規讓福州一夫妻變"好家長"
- 2014-02-26學校要求留短發女生鬧情緒 家長:希望特事特辦
- 2014-02-18廈門學生校服老土遭家長吐槽 要變時尚難度不小
- 2014-02-12一群義務“月老”專幫大齡青年 吸引來32位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