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區人民政府區長 陳萬東:
強化城市管理? 創建文明城區
?
幾年來,涵江區緊緊圍繞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目標,不斷完善和創新長效管理體制和科學運行機制,大力開展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取得了較好成績。在全市“衛生紅綠旗”評比中,紅旗總數連續9年獲得全市第一名,市容面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文明城市創建基礎不斷夯實。
一是突出引領,強化領導推動力。城市管理相關職能部門多,存在多頭管理、職權不清等問題。區委、區政府按照“統一指揮、反應靈敏、權責明晰、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原則,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主任,并核編設立城管委會辦公室,正科級機構,編制11名,履行城市管理服務綜合協調職能,城管執法局、公安、住建、交通、工商等部門組成執法隊,聯合辦公,網格巡查,集中處理城市管理和服務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區四套班子領導每人聯系一個路段、一條街道或一個社區,組織、指導、督辦聯系點的城市管理工作。每周安排一名處級領導帶隊對城市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每月由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帶隊協調城市管理中的問題,指導工作開展,確保措施落實。同時,建立區直部門與平原各村(居)的掛鉤聯系責任制度,促進全區各部門與基層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工作。
二是營造氛圍,強化輿論推動力。注重引導,在全區發起“創建文明涵江”的倡議,倡導群眾做到文明“十不”規范。同時,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活動,讓文明行為深入人心,在全社會樹立文明新風尚,構建文明大環境。發揮媒體監督作用,涵江有線電視、政府新聞網等媒體以“建設文明涵江”為主題,開辟城市管理曝光臺、大講堂,貼近生活,走進群眾,關注城市管理重點難點。對責任單位領導進行專訪,曝光存在問題,宣傳整治成績,推進文明涵江創建。電信、移動、聯通等公司以動漫形式及時發送重要的城市管理動態信息。征集符合本地實際、體現地域特點、反映群眾生活的標語、口號和宣傳用語,結合“中國夢”宣傳,展示涵江城市新形象。
三是突破難點,強化管理推動力?!俺鞘邪l展,三分建設七分管?!痹诩涌斐鞘薪ㄔO的同時,必須把城市管理擺在突出位置,響應群眾呼聲,針對薄弱環節,有效突破難點。城區主要路段實現市場化清掃保潔,按照“定人定路段定目標”的要求,科學安排工人作業時間,合理安排機械作業頻次,確保主城區主干道20小時保潔、次干道18小時保潔。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主城區內主、次干道“門前三包”責任狀簽訂率達100%。加強戶外廣告、違章占道和交通秩序整治,在全市首家采取電話追呼系統等技術手段強化“小廣告”治理,強化空間景觀整治和重點區域專項整治,規范夜市攤點管理,引導占道經營退路入市。新劃停車位1250個,規范城區主次干道車輛停放秩序。保持對“兩違”行為的高壓態勢,采取“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辦法,在全市率先建立“兩違”預防監督平臺,出臺群眾舉報獎勵制度,并結合網格在各片區制高點建立瞭望點,發現“兩違”及時告知責任單位,做到發現一宗、制止一宗、拆除一宗。開展“清水行動”,對城區河道分期分批進行整治,出臺河道管理工作考評方案,把河道保潔納入各鎮街常規化管理范圍,努力再現水鄉涵江風貌。
四是形成常態,強化制度推動力。區委將城市管理工作視同項目一線,明確規定全區干部提拔選用、評先評優人選必須從項目一線中產生,必須以項目一線的實績作為干部提拔的依據,要求全區后備干部人選必須參加城市管理三個月,有力提高干部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城市管理工作力量得到有效保障。區政府設立城市管理專項獎勵基金100萬元,支持月考評獎勵。特別是在衛生保潔經費保障上,區本級財政承擔的環衛保潔經費由原來的50%提高到70%,今年投入已超過2000萬元。出臺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方案和獎懲方案,采取“紅綠旗評比”的辦法,對城市管理工作進行細化評定,由區督查辦、效能辦督促落實考評方案的實施和問責,實現責任落實到位、工作監管到位、督促檢查到位。
(編輯:游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