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告別謝師宴喝彩
東南網-福建日報6月3日訊(本網記者 劉輝)每年六七月,是中小學畢業季,依照以往經驗,謝師之風想必又會刮起。
未雨綢繆。5月26日,南平市一所中學和小學教師發出“告別謝師宴”倡議書,倡議不接受學生宴請、不收受錢物、不參加家長組織的高消費活動等,在兩校師生、家長中激起持續反響。近期,這項倡議活動將在南平市各所學校全面推開,并建立各種后續監督制度,成為教育系統厚師德、凈師風的常態化機制。
感謝師恩,是傳統美德。可謝師之苦,事非經過不知難。看那些名目繁多價格不菲的謝師宴,有攀比選擇之難;跑那些扎堆涌來的場子,有來回奔波之苦。這樣的“禮尚往來”,學生喊累,家長無奈,老師辛苦,更助長了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的社會風氣。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學生對老師的敬意本應是崇高的、純潔的,而老師的傳道授業育人之恩,又豈能是一頓飯、一張購物卡所能承載?給師恩施以物質化的衡量標準,只能造成師生情的隔閡與疏遠。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感念師恩無須一擲千金。謝師的方式有多種,但貴在人間真情,一束鮮花、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次上門探望,都能讓師生間平添暖暖的情誼。更重要的是,期待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們,希望的是自己的學生更好成長、成人、成材,回報老師、回報社會,這方是感念師恩的真正內涵所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7-31讓“謝師宴”降降溫
- 2013-07-31倡導勤儉節約、冷靜看待“謝師宴”
- 2013-07-30家長花20萬辦謝師宴 百位賓客高檔酒店住宿
- 2013-07-02幼兒園也辦“謝師宴”?
- 2010-08-17謝師宴檢驗中國教育 高校且慢開除"二奶"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