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快報7月15日訊 我省今年內建立健全全省食品安全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明年完成各級食品安全監管裝備的標準化建設,明顯提高監管執法水平。省政府近日出臺《福建省建設“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14-2016年)》(以下簡稱《方案》),要求進一步深入開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事故
查處率和責任追究率達100%
《方案》要求,至2016年底,建立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成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總體水平顯著提升。本地產蔬菜、水果質量安全抽查問題樣品檢出率穩定在5%以下,本地產豬肉產品、禽類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問題樣品檢出率穩定在1%以下,瓶(桶)裝水質量安全抽查問題樣品檢出率穩定在9%以下等。
此外,我省要提升食品安全問題應對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食品安全事故查處率和責任追究率達到100%。監管部門對加工食品生產經營者及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監管實現全覆蓋,監管檔案建檔率2014年末達到80%,2015年末達到90%,2016年末達到95%。
全省風險監測面進一步擴大,樣品數量逐年遞增,到2016年全省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點擴大到全部84個縣(市、區);擴大食品監測品種,主要食品類別監測覆蓋率達90%以上;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擴大到84個。
全省縣以上城區
每千人將擁有菜市場100平米以上
根據《方案》要求,我省將圍繞畜牧業產品、種植業產品、水產品、飲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飲業,從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入手,逐步完善食品生產加工體系、食品安全市場流通體系等十大體系建設。
在食品安全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方面,《方案》要求建立食品經營許可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食品經營許可主體戶籍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層食品安全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規程,對食品質量從入市到交易、退市實行全過程的監管,穩步提高對食品經營安全風險點的控制。批發環節和商場、超市、連鎖經營便利店、專賣店的預包裝食品全面建立電子臺賬管理制度,2014年末覆蓋率應達到80%以上,2015年末達到90%以上,2016年末達到95%,逐步實現預包裝食品的可追溯和可召回。
到2015年底全省新建和改造城鄉菜市場200個(其中城區140個,農村60個),全省縣以上城區實現每千人擁有菜市場(含農貿市場、生鮮超市)面積100平方米以上。
此外,還將建立健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機制等各項制度,力爭到2016年底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2條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和30個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店,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1個及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店。
食品經營者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及“黑名單”
《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立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實施“黑名單”、信用評價和獎懲等制度。
繼續推進食品安全追溯試點建設,搭建全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推進農產品(水產品)生產、收購等鏈條的追溯和跟蹤,提高追溯信息的完整度和可追溯食品的信譽度。到2016年底,初步建成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實現全省人口密集區都覆蓋肉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全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出產的食用農產品、所有帶標簽銷售的無公害水產品全部實現質量安全可追溯。
此外,《方案》中提到,我省要繼續大力開展小作坊普查摸底,建立小作坊監管檔案,完善小作坊食品目錄。突出城區、城鄉接合部及小作坊密集加工區等重點區域,推動具備條件的小作坊依法取得生產加工條件核準,到2016年底全省建設100家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小作坊。加大違法違規小作坊的執法查處力度,取締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食品、生產條件惡劣、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黑窩點。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3立“紅黑名單” 給食品安全建“防火墻”
- 2014-06-13“社會共治”培育誠信食品
- 2014-06-12加快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少了良心不行
- 2014-06-12建立食品企業“紅黑名單”正當時
- 2014-06-12為食品安全護航 須“德”“法”兩駕馬車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