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新城,“臺味”濃濃
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日趨頻繁,越來越多到過臺灣的市民都有這樣的感受:如今廈門與臺灣城市建設水平已是相差無幾,差距在民眾的文明素質程度。
小細節,大文明。改變從最小的微笑做起。在興旺社區,每一棟樓的過道里都有一面微笑墻,居民們將自己的笑臉拍成照片貼上墻。一張張笑臉生動富有感染力,不經意間為每一個經過樓道的人帶來一整天的好心情。
小單車,大文明。在海滄美麗的綠道上,一輛輛鳳凰花色“愛心單車”從身邊駛過,帶來一陣清風,留下一串笑聲。海滄公共自行車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車輛由企業、個人認捐,后期由志愿者維護、管理,每個細節都體現大文明的真諦。
小課堂,大文明。19日下午,臺灣書院院長廖品睿專程從臺灣趕來,為全市首個社區居民大學——海虹社區居民大學的學員們講授國學知識。全場座無虛席,居民們連連稱贊。通過文明的紐帶,兩岸同胞更親、更近了。
在臺灣,活躍著許多崇尚健康、快樂、環保的生活方式的樂活族。如今,許多臺商、臺胞將樂活的理念帶入海滄,首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樂活節將于10月拉開帷幕。臺灣音樂家楊慕正為樂活節量身打造主旋律,主旋律的歌詞面向海峽兩岸民眾征集,優美的詞句紛至沓來……
因細節而溫馨,因溫馨而美麗,因美麗而讓蕓蕓眾生“詩意地棲居”。如今,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把海滄“新城”,當做“心城”。
【新聞縱深】
大曦山公園:
文明創建大家齊動手
“文明創建,大家一起動手參與。把環境變漂亮了,自己住得舒服,客人也就愛來,生意也就越來越紅火。”昨日,記者來到海滄區東孚鎮大曦山公園的永和農莊,老板李永和正忙得不亦樂乎。
“自去年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以來,咱們村里人自己動手打掃房前屋后的環境,村莊三天一小變,一月一大變。”村民吳水全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美好的日子讓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環境變得越來越美,村民們也紛紛琢磨著讓口袋鼓起來。今年4月,臺灣香草大師簡伯諺應邀來大曦山培訓農家樂時,李永和就琢磨將香草加入菜肴里。很快,他在地里種上了8畝木槿花,姹紫嫣紅。美食配上美景,客人源源不斷。李永和說,比起以前養魚養蝦,如今農家樂的收入翻了好幾倍。
“一花開來百花香。”沒多久,仿佛所有村民都嗅到了香草的芬芳,察覺到了香草背后帶來的可觀效益。離永和農莊不遠,占地50畝的薰衣草長勢喜人,村民陳世續在地里來回澆水,信心滿滿等待著馬上到來的花期。據了解,大曦山熏衣草種植園引進臺灣先進香草理念,因地制宜發展創意農業,將打造成集休閑觀光、加工體驗、婚紗影視攝影等為一體的綜合型香草園區。
與此同時,一期50畝都市菜地也初具雛形,村民們用無污染的山泉水灌溉,以“誘殺”等物理手段防治病蟲,不久后將為城市居民帶來最健康的新鮮蔬菜。
東孚鎮領導說,“發動老百姓自己動手開展清潔家園、美好環境的活動,生態美帶動百姓富,百姓富了大家就會更加自覺地保護美好的環境。百姓富與生態美互為一體、相互促進,群眾的文明程度在這其中逐步提高。”
“大曦山負氧離子含量很高,這么好的生態環境很適合植物生長。”近日,臺灣創意農業協會理事長蘇于容到大曦山公園指導植物種植,在他看來,大曦山公園“百姓富生態美”的步子越走越扎實了。
大曦山公園里,一個個生態型項目不斷聚集人氣,東孚鎮正發生著美麗蝶變。這背后,群眾積極參與、社會組織發力,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是不竭的動力所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18泉州市泉港區:謀綠色發展 創建省級生態區
- 2014-07-18榕南臺環島路綠道擬建17個生態公園 2016年建成
- 2014-07-15生態走廊炫起“閩南風”
- 2014-07-08海滄:盯促結合治“兩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 2014-07-03永泰新增9個國家級生態鄉鎮 僅有3鄉鎮未獲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