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文藝價值的話題引發了社會的普遍探討,一場對傳統文化的辯知,一場藝術價值取向的思索,一場關于網絡發展的探析,演變為一場關于文化創作意義的大討論,一大批文化服務者受到了教育和啟發,一種文化自覺成為了文藝者的使命追求。文化價值的反思,既為我們純粹文藝創造進行了思想的洗禮,又為我們發揚文化精神沉淀了方法論的基礎。
文化是最濃縮的精神概括,是最鮮明的價值導向。無論是傳統文學,還是網絡文學;無論是文字作品,還是藝術作品;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消費者,文化要秉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要求不動搖,又要結合現實創造弘揚主旋律的作品。這就需要我們從禮法合治、正己修身的傳統思想中,從一些教化社會的價值觀、啟迪人修身養性的追求中找尋支撐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滿素材;自覺從博大的中華文化中汲取執政智慧、清醒頭腦、堅定方向,成為踐行新時期文化自覺的領頭人。
在文化自覺中更堅定理想信念。從“睜眼看世界”到洋務運動,從戊戌維新到辛亥革命,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中華文化在一次次不甘沉淪的抗爭中找到了民族自強的方向,在一次次價值反思中實現了文化的競進。我們要傳承文化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使命感,抵制多元思潮的沖擊、多種價值觀的碰撞,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把個人追求與國家前途、國家的使命緊密結合起來,真學真信真用真創新中國文化,形成牢不可破的思想堡壘,鑄就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
在文化自覺中更堅定真善美的追求。當代文藝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一些創作者把低俗當通俗,用欲望代替了希望。實際上,文明之所以“明”,就在明辨是非、明晰丑惡;文化之所以“化”,就在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創作要自覺堅守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不斷提高文藝作品的美學涵養和精神內涵,創作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的優秀作品,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真、生活的善、心靈的美,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在文化自覺中更堅定人民文藝的方向。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能不能創造優秀作品,最根本取決于文藝是否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文化要堅持反映人民的心聲,善于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把對人民的精神的塑造作為藝術的方向,把握人民精神世界與文明的需求,借助于謳歌人民群眾的美好精神,堅定社會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促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
有“文化自覺”,才有“文化自信”;有“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強”。中國要社會文明、文化昌盛,就要有文化自覺的意識,自覺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出弘揚精神主旋律、傳播道德正能量、引領社會好方向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王俊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什么?
- 2014-10-2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哪四方面基本內容?
- 2014-10-18《福建家訓》折射歷史人文薈萃 反映福建人民的價值追求
- 2014-10-17文藝創作應服務大眾也引領價值取向
- 2014-10-13將校訓貫穿青少年價值塑造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