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湯的標準,一碗吃不飽還可以免費來第二碗……近日,合肥第一家免費公益素食館試運行。不管是什么人,每天中午都可以來此免費吃午飯。作為全國公益性的免費素食互助餐廳,雨花齋首次落戶合肥,店址位于新蚌埠路與臨泉路交叉口往南300米。這家由6位愛心企業家發起的公益項目,已經投入近30萬元,計劃每天接待200人次就餐,唯一要求是不能浪費。(鳳凰網)
俗話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今免費的午餐降臨在身邊,隨著合肥市第一家免費公益素食館的試運行,標志著公益善舉已經走進基層深入百姓,乃至成為廣大群眾日常需要的組成部分。四菜一湯,盡可免費使用,且一碗吃不飽還可再來第二碗,對于暫時困難的群眾來講,對于身心疲憊的路人來講,豈能只是一頓普普通通的飯菜?嚼在嘴上,暖在心里,一頓便飯早已超越了自身的價值,讓廣大市民感受著雪中送炭的溫暖,讓愛心公益的正能量不斷傳遞,讓善行善舉星火燎原。
“免費食館”有著一個詩意的名字“雨花齋”,且整體風格古樸典雅,古色古香的紅木桌椅,經典大氣的名人字畫,極富傳統文化氣息。而且,這里的服務員均是義工,懷著慈悲之心做事,絲毫不計薪酬。更令我們稱奇是,這家飯館沒有飯店的噪雜忙亂,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用餐者整齊排隊,依次取餐,并嚴格要求不要浪費,將環保低碳的節約理念彰顯得淋漓盡致,將感恩惜福的傳統道德發揚光大。試想,每一個走進雨花齋的顧客,置身特定的情境之中,都會如沐春風,深受感染,都會經歷一次難得的公益體驗。原來,公益離百姓的生活并不遙遠,觸手可及,就在身邊,一碗米,一杯水,一把傘,一個微笑,一聲問候,都是“微公益”的最佳詮釋。如此接地氣的公益方式,必將受到百姓的青睞,且能加以效仿,加以踐行,以愛心的N次方傳播,提升的是社會的溫情指數,成為善美中國的靚麗名片。
記得著名文學家茅盾曾言:“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當是春暉,給別人以溫暖”。的確如此,公益事業是全民總動員的道德工程,即使我們不能沒有“免費食館”愛心企業家的經濟實力,但熱衷公益不論貢獻大小,不論能力高低,只要以心向善,以身踐行,就是一縷冬日的春暉,給他人帶來明媚,給社會帶來溫暖,讓公益與善行相輔相成,熠熠生輝。(李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0思明好人談價值觀 講述平凡人善行義舉弘揚正能量
- 2014-09-18大學生“自主保潔”需“力行+善行”
- 2014-08-26海滄區三舉措推進“善行義舉”推薦立榜工作開展
- 2014-08-18“善行”的雙方對接
- 2014-07-21林麗娜:善行送暖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