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顧全大局,反映了遵義會議期間黨的領導集體的崇高精神品質,應成為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切工作的重要準則。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能夠實現這一轉折,一個重要原因不可或缺,就是黨的中央領導層普遍能夠顧全大局,具有為黨負責的高度的政治覺悟、大局觀念和責任感。這在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領導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從黨和中國革命利益與大局出發,超越個人利益,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主導了遵義會議的方向,并深刻影響了與會的其他人,從而形成克服“左”傾錯誤的合力。即便是受到嚴厲批評的博古,也能夠以大局為重,嚴格遵守會上通過的決議,并根據政治局多數人的意見主動交了權。據伍修權回憶,在遵義會議上,“博古同志雖然是會上的主要批判對象之一,但是他的態度還是比較端正的。……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應有的品質。”這保證了中央領導層的平穩過渡,維護了黨的團結統一。
難能可貴的是,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在遵義會議之后得到了延續。雖然當時毛澤東還不是黨中央最高領導人,但他參與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決策,他的主張和意見大都成為中央的意志和決議。鄧小平曾就此指出:“朱德同志、周恩來同志、張聞天同志、王稼祥同志,他們這些同志確實照顧大局,確實有黨性原則,只要毛澤東同志的意見是對的,都一致支持,堅決執行。”遵義會議前后,黨的中央領導集體不顧及職務、權力、名譽、地位,以革命大局為重,表現了崇高的革命品德。正是他們追求真理、維護真理的崇高品質和為黨負責、顧全大局的態度,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
當前,黨中央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出了總體規劃和設計。這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要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就要求廣大領導干部心懷全局觀念,處處顧全大局。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說,就是無論做什么決策,干什么事情,“都要從全局看問題,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所作所為真正符合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要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26光明日報評論員:以文化自覺促民族復興
- 2014-10-17促進文藝繁榮發展 推動民族偉大復興
- 2014-06-23《百年潮 中國夢》掀起民族復興熱潮
- 2014-04-02復興傳統禮儀 重拾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