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畬鄉端午粽葉飄香 品味濃郁畬族文化
文明風6月23日訊(通訊員 潘琳)端午節將至,順昌縣洋口鎮大愛村的畬民雷壽妹和幾位鄉親,一大清早就上山采摘蘆葦葉、砍黃堿柴,準備包粽子。裹粽前,畬民們將糯米浸泡堿水中。堿水是用黃堿柴燒成灰,用開水過濾堿灰形成的。用此堿水制作的粽子色黃氣香味美。畬族粽很特別,它不像漢族用竹葉裹成三角錐形,而是用蘆葦的葉子包成枕頭管狀,再用龍草捆扎五節。又稱蘆葦粽、枕頭粽、五節粽。粽子外形成長條狀,并分成五節寓意五月端午節,吃在嘴里清香撲鼻、軟糯香甜,獨具風味
順昌是南平市畬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畬族人自稱“山哈”,意為山里的客人。他們依山而居,繁衍數千載,不僅創造了燦爛的畬族文化,也制作出各種珍饈美味。在畬鄉流傳著蘆葦粽的故事。相傳,蘆葦粽源于畬家人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段宿怨。被皇帝下旨追殺的畬家人四處逃散,逃到了深山老林避難。到了端午節,他們不敢下山采大竹葉包粽子。有一位族長便用山上隨處可采摘的蘆葦葉來包,做成圓圓長長的蘆葦粽,用于上供祭祖并祭奠被誅殺的族人宗親。大家看了,紛紛學樣。從此,畬家端午包蘆葦粽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順昌縣文化館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5-06-23順昌:畬鄉端午粽葉飄香 品味濃郁畬族文化
- 2015-06-23云霄開展“愛心傳遞情暖端午”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6-23“海絲緣 華大情”華僑大學境外生泉州過端午
- 2015-06-23端午節去莘口:品美食看龍舟
- 2015-06-23閩侯縣開展2015年“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