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的發展得力于長效機制的健全
建立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機構。成立了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各鎮街均建立了農村環衛工作站,各配備了5名專職人員。建強農村垃圾治理工作隊伍,從今年7月1日起,七個鎮街按照山區每400-500人、平原每500人至少配備一名保潔人員的標準組建環衛保潔隊伍,目前已配置了410人,同比增長52.9%,為保障農村日常環衛保潔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與環衛工人簽訂《環衛承包合同》和《環衛工作責任狀》,保潔人員統一環衛著裝,明確工作職責、保潔區域和工資福利。
建立環衛“三包”三級保潔機制。實行“戶包衛生、村包收集、鎮包轉運”“三包”保潔制度,即:實行村民家庭垃圾袋裝化,放置垃圾桶供保潔員收取;將生活垃圾收集規定寫入村規民約,落實各村(居)區域內日垃圾收集工作;配足垃圾轉運車輛,按照預定路線,由鎮街環衛工作站負責垃圾轉運。
完善農村監管自治機制。推行村內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治理模式,發揮村委會自治和群眾主體作用,以村規村約的形式推行在全區108個村莊落實“戶前三包”責任制,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情況納入村務公開范圍,主動接受村民監督和評議。同時,發揮民間組織和離退休老干部、老教師的作用,鼓勵村民投工投勞,由村居老協會組織村莊環境衛生的檢查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