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日起,莆田中心城區將利用高清視頻監控探頭等,開展摩托車、助力車、電動車交通違法和行人闖紅燈專項整治。根據部署,9月份為宣傳造勢階段,交警將對不戴頭盔、不按道行駛等輕微違法行為和行人闖紅燈以勸導、教育為主,并將“黑名單”的影響廣而告之;10月1日至年底,嚴查嚴處,闖紅燈等交通違法將被記入“黑名單”。(騰訊?大閩網)
據悉從多年前開始,我省多個地區已開始籌備將交通違法記錄納入征信體系,但目前僅莆田警方推出“黑名單”制度,從9月起,行人闖紅燈將記入交警部門內部管理系統,可能影響市民出國開證明及子女報考公安部隊的院校等。此舉一時間引發市民廣泛關注。
當前在城市里部分行人“見縫插針”闖紅燈、堂而皇之闖紅燈的現象隨處可見,使得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也一直居高不下。
當前,禁止行人“闖紅燈” 之所以成為一個全國性難題,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主要原因是處罰過輕。而認為法不責眾,從眾心理使然則是出現“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何制止行人闖紅燈,筆者認為單純領先宣傳教育是沒辦法做到的,還應加大交通違規的處罰力度。現實中,有一部分行人違章后,一旦被警察處罰,就開始男的耍賴、女的耍潑,有的倒地不起、有的與警察打架,有的罵罵咧咧、有的胡攪蠻纏,以致警察也認為擔當不起,即出現執法難現象。
筆者認為,當前莆田在全省率先用重典治亂,將在全省起到一個導向示范作用,將有力促進市民交通文明習慣的養成。可以說,培養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管與罰。自2011年5月1日,我國實行醉駕入刑以來,因酒駕導致的車禍死亡人數下降四成。由此可以說明,執法從嚴是交通安全的重要護航力量。
當然,僅靠處罰并不足以維護交通安全,市民的自律與自覺才能真正有助于出行安全性的提高。筆者相信,莆田的這一做法,對于當地市民交通安全和公德意識的提升,將是一個有力的促進。也希望每一個行人都參與到交通文明的倡導者、參與者、守護者和受益者,讓道路交通安全真正實現長治久安!(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7-16原創評論:交通文明何須烈日“烤”驗
- 2015-07-16原創評論:交通文明何須烈日“烤”驗
- 2015-06-11華安縣湖林鄉:創建“道安”示范村 傳交通文明
- 2015-04-27交通文明 “謙讓”為上
- 2015-01-04期待"最嚴交規"帶來交通文明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