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隊伍,鋪就城鄉有愛的’畫卷”
志愿者,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有生力量;志愿服務,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標尺。涵江區深耕以文明為本的內在美,積極培樹“身邊好人”道德模范,也讓志愿服務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近年來,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涵江區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學雷鋒關愛行動”等品牌活動為載體,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努力推動志愿服務做到基層、社區和家庭,切實提升城市文明的道德內涵,讓市民在文明創建中受益。
為了實現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常態化開展,2013年5月涵江區在全市第一家成立了志愿者協會,不斷完善志愿服務工作的管理、培訓、激勵機制,完善網絡招募注冊的工作機制,多渠道開辟招募途徑,進一步壯大志愿者隊伍,增強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責任意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涵江區的志愿者注冊登記人數達1.6萬人,志愿服務隊有近百支,形成了黨員志愿者、社區志愿者、職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家庭志愿者、老年志愿者、扶殘助殘志愿者、紅十字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環保志愿者等各類志愿服務隊伍。
在培樹先進典型方面,涵江區涌現出一個個展現孝行義舉、敬業奉獻、無私無畏、誠信友愛、節儉養德精神品質的好人群體,默默傳遞著奉獻友愛互助的正能量。涵江第一位入選“中國好人榜”的救人英雄黃紹塔,堅持好事天天做:利用在部隊參軍學到的急救技術,為體重90公斤左右的醉酒男子做人工呼吸;與消防官兵攜手,冒著生命危險勇赴火場疏散被困人員;他還主動照顧生命臨終的朋友,擔任義務保潔員……他自建陣地,利用新媒體在網上傳播精神文明,每天都及時更新“當代人民英雄黃紹塔”微博,宣傳好人先進事跡,宣傳見義勇為、遺體捐贈等善行義舉。他的微博被“雷鋒紀念館”、“王進喜紀念館”等官微關注,并進行互動。百度百科、好搜百科、互動百科等均收入“黃紹塔”詞條。他的事跡還被選入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質課程網站(精品教材)。
然而,黃紹塔僅僅是涵江眾多好人群體中的一個生動詮釋,目前涵江區已先后有30人入選“中國好人榜”,37人入選“福建好人榜”,“好人現象”層出不窮,也輻射著“好人效應”,激勵著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了志愿者隊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26陳壩欽:反扒志愿者無私奉獻
- 2015-11-25浦城志愿者QQ群 群眾志愿者團體帶來的一股暖流
- 2015-11-24永安:舉辦“理論+實操”大型系列志愿者培訓班
- 2015-11-24禾緣社區小志愿者體驗救援志愿隊生活 救起輕生女
- 2015-11-24馬尾舉行青運會志愿者表彰儀式 42人受表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