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年內將建成50個志愿服務站 讓志愿服務惠及全區
2017-06-21 10:22:06 來源:文明風
志愿服務驛站提供志愿服務
文明風6月21日訊(通訊員 吳芳)近年來,鼓樓區志愿服務堅持遵循搭建平臺、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轄區資源,推動志愿服務示范社區建設,夯實志愿服務基礎。
截止目前,鼓樓區共有224支志愿服務隊,9個省市級志愿服務驛站,33個社區志愿服務站,志愿者注冊人數7萬余人,實名認證的志愿者人數32134人。
今年,鼓樓區規劃建成50個志愿服務站,讓志愿服務惠及全區,成為展示鼓樓區美好形象的新名片,通過規范招募注冊、加強培訓管理、健全激勵機制,假志愿者之手播撒文明的種子,讓行走在鼓樓大街小巷的市民,時刻感受迎面而來的文明之風,這是鼓樓區踐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志愿者進社區為居民講解護花知識
一、以點帶面,推動志愿服務全覆蓋
鼓樓區按照“有定時開放、有定人管理、有固定場所、有志愿者隊伍、有檔案材料、有管理制度、有明顯標識”等“七個有”標準,建設社區志愿服務站。以志愿服務站點為依托,以點帶面擴大志愿服務輻射范圍,推動志愿服務實現全覆蓋。建設了鼓東街道中山社區、三坊七巷、五一廣場便民自行車亭、五四路便民自行車亭、西湖小廣場等5個省級志愿服務驛站示范點,冠亞廣場、區文化館、安泰街道五一廣場社區、華大街道思兒亭社區等4個市級志愿服務驛站,南街街道楊橋河南社區、溫泉街道金湯社區、鼓東街道中山社區、華大街道屏東社區、洪山鎮國光社區等5個市級志愿服務示范社區,并同步推進了50個志愿服務站點規范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志愿服務向縱深發展,為提升志愿服務水平,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通過建立健全區志愿者聯合會——街道志愿服務中心——社區志愿者服務站——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四級組織網絡,對志愿服務站點進行規范化管理,既強化隊伍建設,又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中山社區志愿服務站觀摩會現場,志愿者提供義診服務
二、突出特色,打造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鼓樓區注重“一站點一精品”建設,鼓勵各志愿服務站點結合社區特色培育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典型志愿服務項目,如鼓東街道中山社區結合特色建設“博愛家園”、“愛心超市”、“愛心餐廳”,打造服務型溫馨社區;溫泉街道金湯社區推出“365彩虹服務”志愿服務品牌;楊橋河南社區打造“七彩驛站”項目等。通過將志愿服務站點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和民間組織等現有社區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實現志愿服務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加強與共建單位和轄區文明單位的溝通聯系,廣泛發動省市級文明單位、區直機關單位、學校家長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社區居民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近期,各文明單位還將在包點志愿服務驛站,開展具有單位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以形成志愿者無處不在、志愿活動無處不在、志愿精神無處不在的新局面。

志愿者為行人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三、強化培訓,提升志愿服務工作水平
鼓樓區還致力于進一步完善服務培訓機制,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采取系統培訓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以志愿服務禮儀、志愿服務專業技能等為重點,采用舉辦志愿服務培訓班、現場指導、經驗交流等形式,進一步拓展志愿者視野,推動志愿服務隊伍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根據社區志愿者服務能力、活動性質、活動具體情況,通過舉辦講座、集中輔導、座談交流、案例分析,以及制作、發放《<志愿福建>福建省志愿服務培訓教材》、《青運會社會志愿者“六要、六不要”》、《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乘坐公交攻略》和《福州文明禮儀手冊》、《鼓樓區(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志愿云”信息系統使用手冊》等培訓材料等方式廣泛開展社區志愿者培訓,提升志愿者綜合素質和志愿服務水平。同時,充分發揮社區“五老”優勢,主動吸納社區老干部、老黨員、老戰士、老教師、老專家組建社區青少年幫教志愿服務隊,通過“老少相牽”的服務模式,完善社區志愿服務結構體系,使志愿服務從“被動”服務變成“主動”服務,形成“人人參與志愿服務奉獻”的良好社會風尚。(鼓樓區委文明辦供稿)

東街竹林境社區志愿服務站 的義診服務

志愿者上路整理共享單車 |
其它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