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諒解團隊支持 社工模式屢獲肯定
兒子6歲生日那天,劉安娟和愛人精心準備了蛋糕,可生日歌都還沒唱,她又接到一個急促的電話。“孩子和他父親都要打起來了,你能不能來幫忙勸一勸,孩子更聽你的話。”這是她幫扶的一個“問題少年”的母親的電話。她毫不猶豫地先把兒子晾在一邊,趕去協調,等回到家中,兒子已經吃完蛋糕睡著了。
“你不能只顧著別人家的孩子,別忘了多陪陪自己的兒子,別讓他也成了幫扶對象。”同事們經常打趣她。
劉安娟也清楚,這些年,陪兒子的時間確實有限,不過,也因為多年的工作經驗,在和兒子溝通時更有技巧。“我每次出差,兒子好像都沒什么感覺。”劉安娟說,愛人的時間相對自由些,有更多時間陪兒子,而她自己組織漫畫展等活動時,也會帶兒子一起參加。兒子雖然還小,但知道媽媽的工作,不會埋怨。
“助人自助”是劉安娟一直堅信的理念,社工這份工作看著是幫助他人,但對她而言,也是個提升自我的過程。“10年來,見到了很多生命的成長與蛻變,自己也變得更加從容,遇事不慌。”她說。
“我們在做更多的嘗試,讓這個行業得到推動。”“鯤鵬社工”有15人,都是多年的老骨干,最“年長”的劉安娟一直帶領團隊摸著石頭過河,從社工工作列入政府財政預算,到多次得到中央財政支持,“鯤鵬社工”的多個模式得到推廣借鑒,受益的人也越來越多,她也因此獲得了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個人、中國最美社工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臺江區委文明辦報送,稿件來源于《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