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福道
二、提升宜居環境 建設幸福家園
“我們的新房就在那片地上,邊上有內河和小公園,條件可好了!”年過七旬的李珊璋來到鼓東街道紅墻新村舊址,看著生活了近40年的老地塊正一點點改換面貌,不由暢想起未來的生活。
眼下,鼓樓正全面實施“提升宜居環境 建設幸福家園”行動,推動“三年計劃、一年實施”,于2018年全面啟動17個連片舊屋區、172個老舊小區宜居環境綜合整治改造項目。不僅改善了舊屋區的居住條件,一批道路、公園、學校、養老設施等新配套,也在拆舊基礎上鋪開,提升了周邊環境,補齊了民生短板。
走出家門,迎面而來的就是文明生態福利。在陸莊河邊,修復后的陸莊橋、高峰橋、高將軍亭古樸雅致,同沿途的廊架、石頭桌凳以及垂柳等構成一幅賞心悅目的圖景。但在此前,這條“墨汁河”曾趕跑了納涼歇腳的居民,寬闊的河岸被雜物、圍墻霸占,成了“死胡同”。在消除黑臭的基礎上,2018年,沿河截污、補水活水等一系列大動作全面鋪開,“卷地毯”攻堅模式為陸莊河等內河洗去了污濁。
依山臨水,樹木蔥蘢,福山郊野公園這座“天然氧吧”已成為新晉網紅公園。隨著二期建設的推進,福山郊野生態公園正通過3個環山綠道系統和6條軸線的健身步道,串聯起沿線24個重要景觀節點,形成看山、看江、看城的特色。
文明城市建設“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在新建設“遍地開花”的同時,鼓樓深入市場化改革,苦下“繡花工夫”,打造全省最潔凈的城區,最幸福的家園。保潔標準和質量大大提升,道路無粉塵、見本色,甚至“席地可坐”。2018年,全省首座花園式純地下垃圾轉運站建成運轉,為垃圾環保處理再添新軍?,F如今,鼓樓區的各個城區“零部件”在精細化管理標準與網格化維護監管下,更美、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