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部分援鄂醫護人員 受訪者供圖
文明風4月16日訊(記者盧超穎 通訊員 范玉華)這幾天,盧珍珍終于回到家里,和家人團聚。回頭看看,從奔赴武漢抗疫一線至今,日子已經過去整整六十多天。2月9號這天,盧珍珍作為最后一批援鄂的廈門醫療隊中的一員,奔赴武漢。她是廈門市海滄醫院一名普通的護士,也是全國4.26萬援鄂醫護人員之一。
一個電話
馳援武漢全身心照顧病患
那一天,盧珍珍的記憶很清晰。
2月8號夜里11時20分,接到了護理部的通知,第二天就要出發。當時,兩個孩子和父母都已經睡下,盧珍珍沒有起床整理行李,但是卻實實在在地失眠了一晚上。“后來我問了很多同事,接到電話后十有八九都是失眠的。”盧珍珍笑著說道。
2月9號下午六點半,飛機安全落地武漢。在病區里,盧珍珍和她的同事們不僅是一名護士,更像貼心的家人。
疫情的突然暴發,武漢封城,整個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病區的不少患者都是比較焦慮的,在進行身體治療的同時,心理上的護理也是需要她們同步進行的工作。
老王(化名)在感染病毒前就是一名重度抑郁患者,確診后,他變得更加絕望。他兒子和他同步確診,父子兩個人住在同一個病房中。在治療過程中,老王的心理壓力一直無法釋放,最后連自己的兒子也不認識了,藥物對他不再那么起作用。
為了穩定患者的情緒,盧珍珍和她的同事們一直陪伴著他,慢慢地安撫他,在大家的一直努力下,老王的情況也有所好轉,最終康復出院。
在病區里,她每天都可以聽到的兩個字就是“謝謝”。患者們懷著無限感恩的心感謝她們不遠萬里前來支援。“其實不用謝,我們都是一家人啊,說什么兩家話呢。”盧珍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