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珍珍在武漢抗疫一線。(受訪者供圖)
兩個后援團
溫暖堅實的靠山
對于此次援鄂,盧珍珍沒有什么后顧之憂,因為她的身后有著兩個強大的后援團。她說:“入了這一行,心中就有股熱血,看到前方的戰線戰友們都那么辛苦,自己一定要去幫幫忙。”
第一個后援團是家人。家人的支持無疑是對她最大的安慰,兩個孩子尚小,有著強大的后援團,她少了很多的后顧之憂。在武漢,由于太想念婆婆做的那口酸菜,心疼盧珍珍的婆婆都會做好滿滿當當的一大袋,再郵遞到無武漢。“我每次都舍不得吃,每天就只吃一點點,因為吃完了就沒有了。”盧珍珍說道。
另外一個后援團便是廈門市海滄醫院的后援團。冬春之交的武漢,天氣忽冷忽熱,盧珍珍偏頭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好在出發前,醫院已經有所準備,為援鄂的醫生配備了各個系統的藥物。
2月18號,海滄醫院的同事們給家里送去了一些生活用品,讓在前線戰“疫”的盧珍珍更加能把心放在肚子里。這天,她又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心情很放松,慢慢習慣密閉性的防護服,感覺自己還可以再戰斗很久,武漢,我們一起加油,回頭還要來旅游呢。”
對于這次援鄂,盧珍珍一直覺得像做夢一般,不敢相信自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奮斗了近兩個月的日子。疫情結束后,盧珍珍說她最想做三件事:吃上家人親手做的香辣蟹;好好親親抱抱兩個寶貝;約上三倆好友聚一聚,順便討論一下國粹。
3月,武漢的櫻花盛開,廈門的鳳凰花正燦爛。3月31日,盧珍珍踏上了歸家的路程。在高崎機場,援鄂的醫護人員接受了航空最高的禮遇:“過水門”。“這段日子太特殊太有意義,值得一輩子回味的。”盧珍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