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陳楓攝
文明風1月28日訊 近年來,閩侯縣著眼于讓百姓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立足縣域特色,注重“強基礎、求創(chuàng)新、樹品牌、促融合”,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用文化惠民工程點亮百姓生活。
強基固本,夯實文化惠民基本面
一是打造一支全方位主力軍。閩侯縣以縣、鄉(xiāng)、村(社區(qū))三級宣傳文化部門人員為主干,積極拓展組建各類藝術志愿者小分隊,并大力引導推動群眾業(yè)余文化隊伍蓬勃興起,在全縣建立一支全方位的文化惠民主力軍。
二是健全上下聯(lián)動機制。日常活動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隊伍為主,聯(lián)合縣級隊伍,帶動村居隊伍,在各類文化場所定期開展活動。針對大型活動,構建宣傳文化部門“吹哨”,基層各類隊伍響應的機制,確保重大文化活動開展有亮點、有人氣、有口碑。
三是強化三級文化陣地布局。縣級依托縣文化館、縣博物館、縣圖書館、閩都民俗園、閩劇藝術傳承發(fā)展中心、縣曲藝傳習所等,鄉(xiāng)級依托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級依托農家書屋等,構建全覆蓋文化陣地網絡。2020年,閩侯縣專門下?lián)?91萬元,提升建設了78個高級版(3.0版)、19個省級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示范村的村(社區(qū))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此外,閩侯縣更新建成40條健身路徑,提升5個籃球場、10個智能健身驛站、5個籠式足球場和1個室外智慧健身房。
從力量到機制,再到布局,閩侯統(tǒng)籌各方資源,著力構建文化發(fā)展大格局,構筑文化惠民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