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親村——洋山村 閩侯文明辦供圖
打造“感恩母親村”
助推大湖鄉村振興
洋山村歷史文化中蘊含豐富的“感恩母親”元素,包括藍田宮之婦幼保護神“臨水夫人”崇拜、石龍佛堂之孝子陳六公信仰、洋下宗祠之“背母親走福壽廊祈福”習俗,同時還有為母親“梳頭、剪指甲、煮長壽面”的成人禮等,“感恩母親”的人文理念與習俗深植人心。
近年來,洋山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山清水秀,鄉愁猶記,“里子”充實,“面子”也扮得更靚了。與此同時,在深挖感恩母親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洋山村致力于打造一個以“感恩母親”為文化背景,吸引鄉村親子旅游、提供感恩母親情感表達的特色主題文化旅游村。
當天,活動主辦方還在村內制作體驗導覽圖,將“感恩母親”主要體驗項目在地圖上呈現,同時制作“洋山村感恩母親故事”專題網頁。讓前來的嘉賓游客能夠根據導覽圖和專題網頁進行參觀游覽。
大湖鄉黨委書記陳夫文表示,乘著雪峰山城建設的快車,大湖鄉正積極探尋鄉村振興新方式,讓游客們體會到大湖獨特的韻味。立足于洋山村底蘊深厚的“感恩母親”文化和崇尚孝道的理念,大湖鄉以感恩母親的“家風”和文明鄉風為魂,以鄉愁做引,將洋山村打造成一個以“感恩母親”文化為背景的親子游和孝親游、鄉村游的主題文化旅游特色村,促進鄉村振興。(閩侯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