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16日表示,要健全網絡行為規范。強化平臺責任,引導網絡行業加強自律,健全網絡不文明現象投訴舉報機制,在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專門開辟了舉報欄目,要讓失德失范的行為在網絡空間成為“過街老鼠”,沒有立錐之地。(新華社)
網絡空間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大家工作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加強網絡生態文明建設,既關系到網絡空間的清朗,又關系到網民素養的提升,更關系到互聯網強國建設。要讓網絡清朗的空間天朗氣清,就要讓失德失范的行為沒有野蠻生長的機會,共同維護互聯網文明。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絡違規違法必須受到懲處。就網絡亂象治理工作,前一段時間舉辦了國家網信辦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表明了監管部門的決心和態度,對網絡生態亂象,要堅持依法依規、多策并舉,要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作風一抓到底、堅持不懈。只有對網絡違規失德現象零容忍,才能倒逼網絡媒體、平臺和個人都能遵章守紀,為互聯網文明強責任,齊努力。
常態化整治網絡失德行為,也是人心所向。對于互聯網“打黃掃非”“護苗”等形成常態的整治工作,廣大網民都拍手稱快。然而,在“飯圈”“直播帶貨”“賺取流量”等網絡問題上,目前除了禁言、禁播、封號等措施外,似乎沒有更強的措施。只有國家出臺相關懲治網絡違規行為的法律法規,才能依法強化平臺責任,引導網絡行業加強自律,懲處網絡上的一些假惡丑現象更加有法可依,徹底讓一些藝人的失德問題、“飯圈”亂象、賬號運營亂象、“三俗”問題不反彈回潮。
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不能靠網信部門單打獨斗。只有做到如盛榮華所講的堅持“三個結合”,治標與治本要結合起來,強化部門監管責任;壓實平臺主體責任,要把平臺責任和個體責任的落實結合起來;抓建設與抓治理要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引領大眾注重網上的思想引領、價值感召、精神凝聚和道德滋養,推動網絡文明程度不斷得到新的提升。
共建互聯網文明,更好正確引領。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網上的道德建設正導向,教育引導廣大網民自覺抵制網上的歪風邪氣,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自覺維護網絡空間正能量。在強化價值引領的同時,更要持續開展網絡誠信的正面宣傳,倡導誠實守信的價值理念,堅決懲戒網絡失信行為,廣泛凝聚網絡誠信的活力,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網絡文明環境。(晉安文明辦 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