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心,黨員干部作表率
鯉城區黨員干部、志愿者清掃道路,重整家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狂風驟雨,泉州市各級黨組織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建+”鄰里中心等為陣地,迅速集結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和巾幗志愿服務隊等應急志愿服務隊伍,凝聚起抗擊臺風的“泉州紅”,建強守護群眾的“紅色堡壘”。
“有位拾荒老人在泉山路店鋪外被砸,你們快派人來救援!”28日10時許,此時臺風剛登陸幾分鐘,豐澤區清源街道普明社區就接到群眾電話。面對險情排除刻不容緩,出于對群眾安全考慮,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冒著風雨、挽起褲腳,艱難地找尋老人所在位置,順利將老人就地安置在500米處的應急避難所,并送上食物。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成為普明社區干部凝聚民心、踐行使命的縮影之一。
志愿者參與災后道路清潔工作。
在泉港區前黃鎮鳳南村,黨員干部志愿者自發組建“災后重建先鋒隊”,對蔡頭橋溪岸進行緊急加高加固,協助裝填防汛沙袋百余個,阻擋溪水漫堤,最大程度降低暴雨造成的損失。“滿城盡是紅馬甲,災后重建贏民心。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恢復營業,真的太感謝了!”沿街店鋪,一名老板激動地說。
泉州市委文明辦走進共建社區開展災后衛生清潔行動。
在永春縣仙夾鎮東里村,面對臺風登陸過后的家園一片狼藉,黨支部書記鄭州沖鋒在前、扛責在肩,持續奔赴發生災害的第一現場,冒著風雨帶領全村25名黨員干部、志愿者清退積水、清理倒伏樹木、處理塌方現場、轉移受災群眾,用實際行動守護東里村1000多人的共同家園。
“共有300多人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加入到災后重建中,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體現了志愿者的奉獻精神。”豐澤街道東美社區黨委書記張玲說。
連日來,在為助力災后恢復工作,泉州各級部門也紛紛組織黨員干部職工深入共建社區開展愛國衛生清潔大行動,凝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力量,重建美好家園。
眾志成城,重整家園。從黨員干部到志愿者,從普通百姓到部隊官兵,從抗擊臺風到災后重建,各方馳援力量共同創造著屬于泉州的“復蘇”加速度。此時此刻的泉州,匯聚著四面八方的暖流,恰是抗擊臺風、八閩大愛的生動詮釋,彰顯至純至善泉州人在大災面前的大愛大美。(泉州市委文明辦 泉州文明網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