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記憶:古端午是健康節 南朝留下屈原托夢說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13 10:22? ?來源:重慶晚報
我來說兩句
南朝留下屈原托夢傳說
端午節被賦予了紀念圣賢的色彩,體現了社會的道德思想,成為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與愛國精神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一個驅毒辟邪、祈求健康平安的節日,又怎么有了紀念屈原的傳說?據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連山考證,最早把端午節與屈原聯系起來的傳說是東漢應劭《風俗通》,其中稱端午纏五彩絲的習俗是因為屈原,但并沒有提供詳細的故事情節。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第一次記錄了完整的粽子源于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在端午日自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為悼念他,每到端午節就在竹筒中裝上米,投進河里祭祀屈原??墒?,到了東漢光武帝時代,屈原顯靈給歐回說:“過去人們送給我的竹筒粽子外邊沒有五色絲和楝樹葉,都被蛟龍偷走了。請以后獻祭的時候纏上五色絲和楝樹葉?!睔W回遵照屈原的吩咐做了,于是形成了后來包粽子的習俗——竹筒外邊纏五色絲和楝樹葉。楝樹葉有濃烈氣味,古人用來辟邪。這種粽子,唐代還有流傳,叫做“新筒裹練(楝)”。
這個來自藝術虛構的傳說得到廣泛傳播,雖然流傳到今天有各種不同版本,但紀念屈原的主要情節得以保留,并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同。
“端午這個普通的節日,有了一層神圣的色彩?!滨r于煌說,其實吃粽子和劃龍舟,也是早已有之的民俗活動,但漸漸形成了紀念屈原的傳說后,這些活動就遠遠超出了其本身的意義,而被賦予了紀念古代圣賢的色彩,體現了社會的道德思想,成為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與愛國精神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
- 2010-06-11屈原故里迎端午
- 2008-07-10屈原故里賽龍舟
- 2008-06-04端午文化論壇專家:端午節習俗并非源自紀念屈原
- 2008-01-21情系湖湘:百位兩岸文化名人 汨羅江畔祭拜屈原
- 2008-01-21情系湖湘:百位兩岸文化名人 汨羅江畔祭拜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