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路中孚花園公交站旁斑馬線上,人車互不相讓
對于“中國式過馬路”亂象,行人中的帶頭違規、屢勸不改等較惡劣行為,廈門也準備開罰了——— 10元。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18日訊(記者 呂寒偉 易福進 駱余民 文陳巧思/圖)連日來,本報“聚焦中國式過馬路”報道,披露了一系列過馬路亂象,市委文明辦、市交警支隊等專門進行商談,積極行動并探討對策。
“屢勸不改的,將進行處罰。”市交警支隊負責人向導報記者表示,如,在人行過街設施完善的路口橫穿馬路的人,不處罰是不行的。
而且,廈門在醞釀“開罰”的同時,也將對行人過街硬件基礎設施等進行改善、完善,并將加大志愿者、協警等上街勸導力度,打一場務實、全面的“中國式過馬路”整治戰。
市交警支隊 準備開罰,并通報單位
昨日,廈門是否該對“中國式過馬路”進行處罰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
新浪廈門為此進行了一場網上投票。截至昨晚7時,在這項上百人參與的投票中,有超八成網友將票投給“該”,即支持對行人亂闖紅燈橫穿馬路行為開出10元罰單的處罰。
事實上,為此,市委文明辦、市交警支隊等也專門進行商談;交警部門也已于前天開過一場內部會議,對“中國式過馬路”進行分析并探討對策。
據了解,目前交警部門正在擬定方案,準備部署任務,掀起三場戰役,專門針對“中國式過馬路”。
“‘中國式過馬路’不是中國的,國外發達國家也有,所以我們更要客觀分析??梢哉f,廈門市民的交通守法素質,高于全國很多城市,但是問題的確客觀地存在。”市交警支隊負責人說。
三場戰役包括:交通宣傳戰、治理整頓戰和長效管理戰。而其中,治理整頓戰是最大的亮點,交警部門不僅要對交通硬件基礎設施進行檢查,征求市民意見,而且準備開罰。
“在人行過街設施完善的路口橫穿馬路的人,不處罰是不行的。”該負責人介紹,如果違規者能夠查到單位,將把查處情況通報給單位。
之前,根據諸多 “中國式過馬路”行為,廈門警方一般給予行人“警告”的處罰,10元“微罰單”為零?!皩覄癫桓模耆梢赃M行處罰?!笔薪痪ш犡撠熑吮響B。
市委文明辦 將組織志愿者加大勸導
與此同時,廈門市委文明辦也積極關注廈門的“中國式過馬路”現象。
昨日,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黃鶴麟向導報記者表示,對此,市委文明辦專門跟交警部門進行商談,共商如何一起努力減少闖紅燈等“中國式過馬路”行為。
事實上,關于勸導行人不闖紅燈,在廈門一直活躍著一群紅袖章。他們作為志愿者,早在多年前就活躍在廈門各大繁華路口,對行人闖紅燈等違章行為勸導,有效制止了一些“中國式過馬路”行為。遺憾的是,當志愿者不在場時,一些人又會不自覺地去闖紅燈。
“行人闖紅燈的行為,在廈門也確實存在。”黃鶴麟表示,在廈門交警部門對其進行適當的勸導處罰的同時,市委文明辦也將組織相應的志愿者服務隊,前往廈門各大繁華路口等,加大對行人勸導的力度。
“廈門闖紅燈的行為相對少,更多是一些行人在沒有紅綠燈的路段,直接橫穿馬路?!秉S鶴麟說,這些行為,可以說,不僅是沒融入“文明廈門”的氛圍當中,也可以說是,還沒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還沒有適應城市生活的習慣,“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這是文明城市的需要,也是行人對自身生命的尊重”。
“交警的處罰無形中也增加了很多執法成本?!秉S鶴麟分析,這些行為中,有一些人并不是刻意要去違反交通法規,不是刻意要去闖紅燈,而是他們之前在農村或其它城市生活習慣了,在農村車少,人可以隨便走,但到了城市觀念還沒轉換過來。
對于這一部分人,黃鶴麟認為,要呼吁和幫助他們盡快從農村的生活習慣轉變過來,去適應城市的生活,完成從農村到城市的轉換,這樣才能讓他們融入城市的生活。
黃鶴麟說,不闖紅燈,遵守交通法規,只有做到文明生活,才能更體面地生活,同時也才能贏得大伙對他的尊重。為此,借助本報報道,黃鶴麟也呼吁,那些違反城市交通規定的人,要去學會思考,要學會去愛惜自己的生命,不要事事都要等交警來處罰,才去遵守交通規則。
勿以惡小而為之
連日來,我們披露的一系列“中國式過馬路”亂象,引發爭論。
客觀地說,相比其它很多城市,廈門的這一不文明現象,算是好的。但城鄉結合部,10次紅燈6次有人闖,200輛上路的電動車一路乖乖守交規的為“零”……這些,都讓我們不得不反思。
一直以來,對于行人闖紅燈等亂象,廈門警方一直以警告為主,從未開出10元的罰單。但現在,廈門交警擬對行人闖紅燈的行為開罰。
10元罰單能夠干嗎?能夠讓所有人都停下闖紅燈的腳步嗎?
相信,這并不是根治的方法。但我們還是要為警方即將開始的嘗試叫好。但10元的微罰單不算什么,屆時這甚至可能會引發民警與行人的爭執,但這最起碼能夠警醒:那些闖紅燈的人,你違法了,你的違法可能讓你丟了命。
“勿以惡小而為之”,何況,這樣的“小”,性命攸關。不怕一萬,我們就怕萬一。就像溺水的人,往往都自以為是游泳高手。
或許你還會指責,過街設施很不方便、很多機動車也不文明行車……但一定要記住,對安全意識的淡薄,很有可能給人帶來痛和傷。從這個意義上說,不闖紅燈,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愛惜與尊重。
更有甚者,從一個市民的角度來說,還是一貫地如此“中國式過馬路”行為,不恰也說明,對不起,你還未能融入“文明廈門”的生活。
相關新聞
廈今年治好不合理交通設施設置
既然可以罰,那么什么情況下做出處罰呢?在看待“中國式過馬路”上,有關部門傾向于一分為二看待問題:除了行人有過錯,斑馬線、紅綠燈、人行天橋等的設置,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不少行人設施待完善
規劃部門陳工舉例,僅就紅綠燈而言,就存在一個行人對紅燈秒數的忍耐極限問題。根據研究數據,我國的行人過街時忍耐時間最長為40秒,各地城市各有差異,但相同的是,如果紅燈等待時間過長,闖紅燈、不遵守交通規劃的行人也會隨之增多。
正因如此,早在2010年,市規劃局在14個路口推出行人“二次過街”,把人行道分成兩段,過兩次紅綠燈,等紅燈時間不超過30秒,以緩解路人的焦灼情緒,協調行人和汽車之間的矛盾,保障行人安全。
和紅綠燈相配合的有斑馬線、隔離護攔等。“斑馬線、隔離護欄既要保障出行,也要方便老百姓出行,合不合理需要進行考量,隔離護欄不宜過長,以免造成老百姓要繞很遠的路過街。”一位交警指出。
上述市交警支隊負責人坦承,廈門目前的行人過街硬件基礎設施還存在不足,慢行系統尚待建設。以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為例,老年人越來越多,有些地方的坡道和長度沒有照顧到老年人的需要;自行車依然存在,但在規劃和建設之時,一些天橋和地下通道考慮不夠充分。
“交通設施對以人為本體現得不夠,是產生‘中國式過馬路’的客觀原因?!苯煌▎栴}專家、集美大學教授林地球直言。
全面整治不合理設置
其實,一系列行人過街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已進入了廈門市委、市政府的視野。
導報記者注意到,在剛剛公布的50件為民辦實事中,就有多項實事指向“行人”。
如,廈門繼續建設一批人行天橋,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建設國道324線內厝和桐梓、環島干道軟件園、環島干道(金福園新城-五緣學校)、仙岳路武警指揮中心、蓮前西路五中、海滄興港路、湖濱中路體育路口等路段人行天橋。
此外,廈門將全面排查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和紅綠燈設置情況,設置不合理、不明確、不清晰的年底前整治到位。
對于校園周邊,也將按照相關規定對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置進行規范完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17外地開罰單整治"中國式過馬路" 廈門第一單"難"
- 2013-04-17街頭藝術告誡市民向“中國式過馬路”說不
- 2013-04-16目擊"中國式過馬路":電動車沒有紅綠燈 只有路
- 2013-04-16老人過馬路突發高血壓跌倒 熱心行人上前救助
- 2013-04-16目擊"中國式過馬路":電動車眼里沒紅綠燈 只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