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微刻達人記錄民俗文化 1平方厘米刻寫數千字
賈亮演示如何通過顯微鏡欣賞微刻
福州新聞網1月12日訊
學微刻是為了手藝不失傳
一踏進賈亮的家,記者就看到,客廳展柜中擺放著大大小小他和父親的微刻作品,每件作品上都有1個不足1平方厘米的小金片。賈亮告訴記者:“我們說的微刻就在這上面。”記者認真觀察金片,但只能看得到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刻點,實在無法察覺刻的是字。直到借助顯微鏡,記者才清晰地看到金片上的字。
賈亮告訴記者,微刻是他的祖傳手藝,2010年賈氏微刻被四川省宜賓市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小時候只是感覺好玩,跟父親學學書畫和微刻,談不上喜好。”賈亮說,真正讓他潛心學習微刻是因為父親的作品讓他震撼。2002年,父親賈宗赤在20平方厘米的光碟上刻下了8.9萬字的《莊子·老子》,每平方厘米4300字,獲得吉尼斯世界之最,創下微刻世界紀錄。
2009年,他的父親用了3年時間,在120張比手機SIM卡還小的金片上,以每平方厘米7000字,刻完《紅樓夢》全集,再次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我弟弟沒有學習微刻,如果我再不學,賈氏微刻就要失傳了。”于是,賈亮利用每年回老家的一兩個月時間,跟父親學習微刻,回到福州后不斷練習。賈亮說,微刻需要精神集中,心情平靜,一口氣刻幾個字,換氣再刻,因為細小的呼吸和脈搏都會影響刻字。“刻字難,做刻筆更難。”賈亮向記者展示他用于微刻的刻筆,這些都是他打磨出來的,打磨的時間比刻字所用時間更多,“在不同材料上微刻,所需刻筆不同。我制作的最細的刻筆,筆尖只有頭發的1/10”。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09云霄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研究會 落戶雅逸民俗館
- 2015-01-04惠安七旬翁自費建“農家民俗館” 收藏千件農家用品
- 2015-01-04福州神光元帥宮民俗祈福 市民赤腳走“火炭”
- 2014-12-16一紙村規民約 民俗化奢為簡
- 2014-11-25活化民俗文化給力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