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不少小孩愛上電子產品
“00后”的小沐(化名),在上小學三年級,她不愛芭比娃娃,而是和班里其他同學一樣,喜歡玩手機游戲。
最近一個叫做《flappy bird》的小游戲很火,小沐和她的同學也玩上了,“我都能玩到30多啦,可惜還不是班上最高的”。
每天放學,完成作業以后,她就會拿著iPad,開始玩游戲。第二天上學,就可以和同學們討論游戲心得了。
小沐還記得自己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常常帶她到公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可是一年級以后他們就很少帶她出去了?!拔蚁矚g玩游戲,這比出去玩有意思多啦,”小沐邊玩邊說,“不過爸爸規定,我每天只能玩半個小時。”
對于小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的現象,年逾五旬的市民林大姐認為不可取,應該讓孩子多出去玩,多交朋友,而不是窩在家里玩電子產品。
而“80后”小李認為,一些游戲設計還是很益智的,適合小孩玩,而且同齡的孩子都在玩,也可以成為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皶r代在進步,玩具自然也會跟著進步,只要不讓小孩太沉迷就行。”
建議:專家認為應多培養其他興趣
省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永紅說,接觸電子設備時,孩子坐姿不正確,導致脊椎受壓迫,影響發育,頸椎還會壓迫到大腦神經,使孩子較難集中注意力?!伴L時間玩電子游戲,除了身體方面的影響外,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也不利?!蓖跤兰t說。
在人與人的交流中,除了信息交流外,還有情感的交流,孩子們在玩游戲時,往往會忽略這一點,單純接收電子產品冷冰冰的信息傳遞,而且孩子認知能力不足,對待電子終端傳來的大量信息,沒有篩選能力,容易對孩子看待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造成不良影響。
王永紅建議,年輕的家長在孩子初涉電子產品時,就要給他們制定一些規則,如使用的時間、范圍等。對于已經習慣于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家長不應簡單粗暴地阻止,也要制定規則,積極鼓勵孩子強化正確的使用方式。“最好的辦法,是父母多陪孩子玩,去郊游、運動、做些互動類游戲,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6廈門:孩子考“2 1”證書沒必要特意培訓 對中考無影響
- 2014-03-05孩子,我們與你共同成長
- 2014-03-05教育孩子,家長請從改變自己開始
- 2014-03-04“酷雷鋒”更受孩子喜歡
- 2014-03-04“熊孩子”闖禍是一堂安全教育課